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转身,看见儿时的玩伴李二狗,如今已是满脸沧桑,头发花白。“二狗哥!”李近春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
两人坐在院子里,说起这些年的事。李二狗感叹道:“三少爷,你如今可是大英雄,为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李近春苦笑道:“英雄?不过是做了些该做的事。如今,我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日子。”
接下来的日子,李近春开始着手修缮宗祠。他亲自挑选砖瓦木料,和工匠们一起劳作。乡亲们得知后,纷纷前来帮忙。祠堂前的空地上,欢声笑语不断,李近春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和伙伴们在这片土地上嬉戏玩耍。
一日,村里的两户人家因为田地边界起了争执,差点大打出手。李近春得知后,主动前去调解。他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仔细查看地契,又参考了村里的老账本,最终公正地解决了纠纷。两家人对他心服口服,还一起摆了桌酒席,感谢他的帮忙。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近春在村里的威望越来越高。谁家有个难事,都爱找他帮忙。他也从不推辞,总是尽心尽力地为乡亲们排忧解难。
这天,村里的私塾先生生病了,孩子们无学可上。李近春得知后,主动承担起教书的任务。他在祠堂里摆上桌椅,教孩子们读书识字,给他们讲历史故事,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和蔼可亲的先生,每天早早地就来到祠堂,等着听他讲课。
闲暇时,李近春喜欢在田间散步。看着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听着虫鸣鸟叫,他的内心无比平静。他想起在京城的日子,每天都在勾心斗角中度过,为了推行新政,与各方势力周旋,身心俱疲。而现在,这种简单宁静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一天,一队官兵突然来到村里,为首的将领见到李近春,立刻下马行礼:“王爷,陛下有旨,请您即刻回京。”
李近春心中一紧,不知发生了何事。他随官兵回到京城,见到了当今皇帝。皇帝拉着他的手,神色忧虑:“皇叔,边疆战事吃紧,朝中无人可用,还望皇叔能出山相助。”
李近春犹豫了。他好不容易才过上平静的生活,实在不愿再卷入纷争。但看着皇帝焦急的样子,他又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当年,他为了百姓,不惜与各方势力斗争,如今边疆百姓受苦,他又怎能坐视不理?
最终,李近春答应了皇帝的请求。他回到故乡,与乡亲们告别。乡亲们得知他要离开,都舍不得他,纷纷前来送行。一位老妇人拉着他的手,眼泪汪汪地说:“三少爷,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李近春强忍着泪水,点点头:“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的。”
来到边疆,李近春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战事中。他分析敌情,制定战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在他的带领下,军队士气大振,接连打了几个胜仗。
然而,就在战事即将结束时,李近春却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他想起了乡亲们的笑脸,想起了祠堂里孩子们的读书声,想起了田间的稻花香。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近春的伤势逐渐好转。战事结束后,他向皇帝请辞,再次回到了故乡。这一次,他再也不想离开了。
回到村里,乡亲们像迎接英雄一样迎接他。李近春看着熟悉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感动。他决定,要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余生。
他在村里办了一所义学,不仅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还教他们一些实用的技能,如耕种、织布等。他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
李近春还带领乡亲们修建水渠,改善灌溉条件;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
一天,李近春坐在老槐树下,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惬意。苏月端着一杯茶走过来,坐在他身边:“王爷,你说,这样的日子是不是很美好?”
李近春微笑着点点头:“是啊,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民心所向,我心安之。我这一生,能为百姓做些实事,能在故乡安度晚年,足矣。”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祠堂的屋檐上,洒在老槐树的枝叶间,洒在李近春和苏月的身上。岁月静好,时光仿佛在此刻定格。李近春知道,他的人生,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