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成王败寇只是一念之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乾元十五年冬,大雪封城。巍峨的承运殿上,新帝李子涛摩挲着手中的玄色玉扳指,听着阶下跪着的密探汇报宁王余孽动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枚扳指曾是宁王李御的贴身之物,如今却成了他登基大典上最得意的战利品。“陛下,宁王府余党勾结南疆巫蛊师,正在筹备复国大计。”密探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李子涛眼神一凛,猛地将扳指拍在龙案上,“李承则这孽种,当真不知死活!”李承则蜷缩在南疆边陲的破庙里,高烧不退。窗外寒风呼啸,吹得庙门吱呀作响。他紧紧攥着母亲留下的银锁,恍惚间又回到了三年前那个血色夜晚。那时他才八岁,亲眼看着父亲宁王被李子涛的士兵押走,母亲为了保护他,撞柱而亡。“小公子,该换药了。”老仆王伯颤巍巍地端着药碗进来,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担忧。李承则强撑着坐起来,喝下苦涩的汤药。自从逃到南疆,他和王伯一直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但他从未忘记仇恨,每晚入睡前,都要在心里默念一遍李子涛的名字。与此同时,李子涛在宫中大摆庆功宴,宴请群臣。酒过三巡,他突然举起酒杯:“诸位爱卿,朕听闻宁王余孽仍在南疆苟延残喘,不知有何良策?”话音刚落,丞相周元昌出列:“陛下,臣以为应派重兵围剿,永绝后患!”李子涛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周爱卿所言极是。不过……”他顿了顿,“朕听闻李承则那小子聪慧过人,若能为我所用,倒不失为一件好事。”殿内众人面面相觑,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南疆,李承则的身体渐渐好转。他开始跟着当地的巫蛊师学习蛊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尽管年纪尚小,但他的眼神里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坚毅。一天,他在练习控蛊时,突然想到一个大胆的计划。“王伯,我们回京城。”李承则放下手中的蛊虫,眼神坚定。王伯大惊失色:“小公子,这不是自投罗网吗?”李承则冷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子涛以为我会躲一辈子,我偏要在他眼皮底下夺回属于我的东西。”回到京城后,李承则化名“阿泽”,在街边摆了个算命摊。凭借着过人的聪慧和在南疆学到的相术,很快就在市井中声名鹊起。这天,他的摊位前来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公子,身后跟着几个随从。“先生,能否为我算一卦?”公子问道。李承则抬头一看,心中一惊,此人竟是李子涛的嫡长子,太子李逸风。他强装镇定,仔细端详着李逸风的面相:“公子印堂发黑,近日恐有血光之灾。”李逸风脸色一变:“先生可有破解之法?”李承则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此香囊内有驱邪之物,公子随身携带,可保平安。”实际上,香囊里装着他特制的蛊虫,能够控制人的心智。李逸风大喜,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多谢先生!日后若有需要,尽管来找本公子。”望着李逸风远去的背影,李承则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计划第一步,成功了。另一边,李子涛接到密报,说市井中有个神算子,算得极准。他好奇心起,决定微服私访。当他来到李承则的摊位前时,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曾经的皇侄。但他没有声张,想看看李承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先生,帮我算算前程。”李子涛坐下问道。李承则盯着他看了许久,缓缓说道:“阁下贵不可言,却暗藏杀机。”李子涛心中一震:“此话怎讲?”李承则拿起一枚铜钱,在手中把玩:“成王败寇,不过一念之间。阁下若能放下执念,或许能得善终。”这句话戳中了李子涛的心事。这些年来,他虽然登上了皇位,却整日担惊受怕,生怕有人谋朝篡位。他盯着李承则,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先生说笑了。”说完,丢下一锭银子便走了。回到宫中,李子涛辗转难眠。他想起李承则的话,越想越觉得不安。第二天一早,他便下令将李承则召入宫中。李承则知道,真正的较量开始了。“阿泽,朕听闻你算命极准,不知能否为朕算一算国运?”李子涛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李承则。李承则不卑不亢:“陛下,国运昌隆,但内忧外患,不可不防。”李子涛眯起眼睛:“内忧?你是指宁王余孽?”李承则心中一紧,但表面上却十分镇定:“陛下英明。不过,臣以为与其赶尽杀绝,不如收为己用。”李子涛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哦?你有何良策?”李承则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册:“陛下请看,这是宁王旧部的名单。臣愿意替陛下招降他们,为朝廷效力。”李子涛接过名册,翻看着上面的名字,心中暗暗思量。李承则继续说道:“陛下,臣还有一计,可让太子殿下变得更加聪慧。”这句话引起了李子涛的兴趣。他最宠爱这个儿子,一心想把他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说来听听。”李承则附在李子涛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李子涛听完,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又点了点头。就这样,李承则留在了宫中。他一边暗中联络宁王旧部,一边用蛊虫控制着太子李逸风。在他的“帮助”下,李逸风的学业突飞猛进,深得李子涛欢心。但李承则知道,这只是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