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叩关·紫宸论道·海疆定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龙旗叩关·紫宸论道·海疆定约(第1/2页)
    道光三十年,七月初三。太阳刚从海平面探出头,大沽口的风便裹着浓重咸腥的海气,掠过北塘炮台那用无数青砖、糯米汁浇筑而成的千年壁垒。海涛声阵阵,仿佛是古老大地低沉的叹息。就在拦江沙之外,十二艘通体漆黑、泛着冷硬金属光泽的庞然大物,森然列成如同迁徙雁群般的攻击阵型,稳稳停泊在海浪之中。那舰艏锋利无比的龙纹撞角,还在兀自劈开雪白的浪花。浪花翻涌间,竟裹着细碎的、带着浓厚南洋气息的赭红色泥土——这是炎华国远征的第二舰队,从遥远的爪哇岛屿带来的问候。高耸的桅杆顶端,一面面龙纹蓝底大旗在强劲的海风中猎猎舞动,旗角上精心刺绣的蓝花楹图案,吸饱了咸涩的海水,湿漉漉的,恰似刚从马六甲海峡深邃的海水里捞起的、闪烁着微光的蓝色星辰。
    “陈大人!您瞧!龙国北塘炮台上的瞭望哨,打出旗语了!”副官的声音被呼啸的海风撕扯得不甚分明,他急切地指向北岸那座如同蛰伏巨兽般的灰黑色堡垒。司令官陈怀远此刻正稳稳地站在“镇海号”铁甲巨舰那冰冷的镍钢船舷栏杆之后,沉稳如山。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抚过身旁那粗大得惊人的305毫米口径克虏伯主炮的炮身。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指尖传来。炮管深处,那一条条精密的来复线纹路里,或许还残留着上个月从某艘企图走私的约翰国商船上缴获的、来自苏门答腊的优质锰矿砂痕迹。陈怀远微微眯眼,从怀中取出一个卷轴——那是炎华国司礼部出具的正式外交文书,桑皮纸坚韧的质地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边缘滚烫地烙着尊贵的“双龙戏珠”皇家纹样,其制式规格,几乎与龙国朝廷御用奏章的规格分毫不差!只是文书末端落款处那方朱红色的印章,刻着醒目的“炎华国同泽党纶枢阁”字样。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那印泥里似乎特意掺入了来自炎华国腹地、澳大利亚特有的红土,此刻在初升的朝阳下,呈现出一种独特、沉甸甸的、如同被烈阳炙烤过的赤土般的砖红色,灼人眼目。
    当这支由黑色巨兽组成的舰队缓缓驶入大沽口那狭窄的水道时,混浊的潮白河水更加剧烈地涌动翻腾。几艘属于龙国的沙船,如同受惊的游鱼般匆匆拖着渔网试图躲避。船上皮肤黝黑的渔民们奋力摇桨,赤裸而精壮的臂膀在阳光和水珠映照下格外分明。仔细看去,他们那饱经风霜的臂膀之上,赫然刺着模糊的龙形刺青!那古老的纹样苍劲朴拙,带着明显是前明嘉靖年间流传下来的独特韵味,鳞片纹路的沟壑里,甚至还粘着岸上带来的黄浊河泥。看到这一幕,陈怀远心中一动,即刻吩咐身边的副官:“取我那锦盒来。”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锦盒,里面静静躺着的,是半块边缘参差不齐的青花瓷片,碎裂的胎底之上,仍依稀可见清晰的“永乐年制”四字款识。“传话给岸上龙国官兵和百姓,”陈怀远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告诉他们,这是当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所驾宝船的一块残骸!是我炎华舰队上个月,在加里曼丹(婆罗洲)附近河道深处的水底淤泥里,小心翼翼地打捞上来的!让他们明白,我们炎华人来此,不是学约翰国那些红毛海盗登岸抢掠!我们是来……认亲访祖!”
    此时,北京西郊那壮丽辉煌的圆明园深处,正大光明殿庄严肃穆。殿内巨大的铜鹤香炉里,第三炷龙涎香点燃不久,袅袅青烟刚刚漫过殿中雕梁画栋的第三道彩绘楹柱,便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强行截断——年轻的咸丰帝手握朱笔,凝重的目光落在一份刚刚送达的密奏上。那是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加急发来的密报。麻纸边缘精致的火漆封缄已被皇帝焦急的指节捏碎,散落案头。奏报中一行触目惊心的文字,被咸丰皇帝用朱笔狠狠圈住,那朱砂红得发紫,仿佛带着满腔怒火:“……炎华铁甲巨舰所载之炮口粗逾三尺,测算其炮弹落地不下三十斤之重!足可轻易轰穿我北塘炮台经年加固之三尺厚青砖墙!”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打着年轻帝王的心。
    “奕,”咸丰帝的声音低沉冰冷,比他御案上那方价值连城的和田玉镇纸还要森寒几分。他的指尖在那份密奏上“龙纹蓝底旗”五个字上来回重重叩击着,“你刚从天津港实地查勘布防回来,亲眼见到那些异域巨舰。你……怎么说?”恭亲王奕——皇帝的胞弟,此刻朝珠之上还沾染着天津炮台特有的深褐色铁锈尘屑。他闻言,从容不迫地展开一幅自己在现场亲手绘制的大型舰船简图,图上线条清晰,标识详尽。他指着一处,声音沉稳地回奏:“回皇上圣问,臣仔细观看,详加测量。炎华舰船之上所装备之重炮火力,确凿无疑远超约翰国如今在南洋炫耀的那种阿姆斯特朗火炮。杀伤威力……不可低估。”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意味,“不过,陛下请看……”他用指尖在图上舰艏那龙形撞角的位置点了点,“臣留意到他们舰艏撞角上雕刻的龙纹样式,极其考究。臣当时便命随行画师拓下纹样,回京后特意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