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糊燃烧的“村落”。配文的巨幅标题是用犹如凝固血块般的猩红油墨印刷——《东方的剥皮者:袋鼠洲军队在爪哇的人皮战鼓恐怖》!文章引用了“一位冒着生命危险、隐姓埋名的一线传教士”的“泣血控诉”——这名传教士实则是被德比内阁紧急聘用的外交部资深新闻顾问埃德蒙爵士执笔,文章充斥着他精心设计的、足以引爆欧洲客厅的恐怖文学笔法,绘声绘色地描述“东方士兵”如何活剥土著人皮用于制作战鼓的“野蛮仪式”。
“号外!号外!南洋惊天兽行!袋鼠洲军活剥三万土著!女王陛下呼吁文明世界共讨之!”天未亮透,成百上千的报童便已举着这刚出炉、油墨还未干透的报纸,尖利的嗓音刺破伦敦浓稠的晨雾,将这精心炮制的“事实”强行灌入每一个市民的耳中。咖啡馆里,绅士淑女们对着头版照片惊恐掩面、摇头叹息;交易所里,投机客们对着图片窃窃私语;无人注意,街角那肮脏狭小的华人洗衣作坊内,年轻的洗衣工在瞥见头版照片瞬间血色尽失,他颤抖着双手,近乎无声地将一份报纸飞快卷起,塞进锅炉熊熊的膛火中。跳跃的火焰瞬间贪婪地吞噬了那惊悚的画面——翻转的一刹那,暴露在火焰中的报纸背面,赫然是一则“约翰国东印度公司1834年伯明翰黑奴拍卖场”的广告插画!一个黑人儿童像物品一样被展示的图案,在火光中只闪现了一瞬,便化为了飞灰。
不到三小时,加印了三次的报纸宣布售罄!
议会广场上,早已被战败消息点燃怒火的退伍老兵协会成员挥舞着手臂、拳头和拐杖,对着议会大厦的方向发出狂怒的吼声:“惩罚袋鼠洲!”“将舰队开过去!把那些野蛮的袋鼠巢穴从地图上抹掉!”“捍卫文明!洗刷帝国之耻!”疯狂的民意如同被点燃的煤气管道,在伦敦乃至整个不列颠岛蔓延。
维也纳,哈布斯堡国的心脏。《新自由报》(NeueFreiePresse)编辑部。副主编拿到这张震撼的照片,决定跟进报道。但在排版前的最后一次技术处理时,一位细心的德籍排版工在暗房放大镜下仔细观察那所谓“土著孩童的残骸”,总觉得那摊模糊的肉色轮廓以及暴露出来的、疑似“内脏”的形态有点不对——那纹理更像是屠宰场常见的牛或羊的器官。他犹豫再三,还是将疑虑报告给主编。
宽大的办公室里,主编的手指在光滑的胡桃木桌面上无声地敲击着,反复权衡。窗外的帝国都城一片祥和安宁。最终,他深吸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圈,对着那位担忧的排版工做出了决定:“埃里希,你看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欧洲需要看到一个东西。”他望向窗外霍夫堡皇宫的尖顶,低语如同尘埃:“那个东西,就是远在赤道以南的、一个足够巨大、足够野蛮、足够‘异质’的敌人……一个能让所有高贵的、文明的声音暂时忽略彼此分歧、共同针对的目标。发排吧,照登。告诉制版室,把那部分所谓的‘残骸’……用红线圈出来。要醒目。”
第二天,《新自由报》的读者看到了那幅惊世骇俗的图片,以及那个醒目的、如同滴血般的红圈。帝国的首都,响起一片文明世界联合干预的呼声。
华盛顿特区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氛围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冷静得近乎冷酷的考量。
壁炉上方悬挂着巨大的太平洋海图,深蓝海面上标注着帝国的扩张轨迹。桌上铺着两份文件:一份是约翰国大使紧急递交的《联合封锁与制裁炎华备忘录草案》,措辞强硬,附带着一叠从伦敦传来的照片资料;另一份,则是国务卿威廉·西沃德汇总的、关于袋鼠洲崛起的详细报告,核心数据令人侧目。
“总统阁下,”西沃德国务卿放下茶杯,声音沉稳而富有职业性,“德比伯爵的提议十分……‘慷慨’。如果合众国加入对袋鼠洲实体在太平洋航线上的全面封锁与贸易禁运(尤其是针对其工业原材料和制成品的禁运),英方将提供两项核心回报:其一,在加勒比海问题上提供关键支持,并开放其控制的若干糖业贸易中心给美利坚商人;其二,分享其在远东与太平洋地区部分港口及情报信息网络。”
他停顿一下,走近巨大的太平洋海图,手指轻轻点向夏威夷群岛与袋鼠洲之间那片广阔得令人心悸的蓝色,低声道:“然而,更深层的忧虑在于……一个强大、统一且极具扩张性的,非白人、非基督教力量的崛起,将在太平洋地区形成绝对的霸权。阁下,如果袋鼠洲真正掌控了马六甲、菲律宾甚至夏威夷的航道节点……那么巴拿马那条尚未凿通但前景无限的生命线,其安全将如……建在火山口上的茅屋(ahousebuiltonavolcano‘scrater)。”
米勒德·菲尔莫尔总统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房间。他手中把玩着一支造型粗犷、来自印第安部族赠予的石制烟斗,深深吸了一口。辛辣的烟味与窗外波托马克河潮湿的水汽在肺腔中混合、翻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