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十多亩地。”李卫国回道。
吴国栋点点头:“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上些天看报纸,连万元户屯都出现了,你还要多努力啊。”
李卫国也被说得一愣,不知道该怎么接茬。
旁边的葛卫红正吃着苹果,忽然插话:“叔叔,您说的万元户屯,就是国子哥他们屯呀。”
啊?
这回轮到吴国栋发愣了。
葛卫红继续津津有味地说道:“叔叔,您不知道,国子哥他们屯能致富,都是他带领的,领着乡亲们种水稻,知青稻卖给南韩那边,两块钱一斤。”
“还有啊,国子哥一家都特能干,金梅大姐是养鸡大王,二哥是养奶牛专业户,国子哥最厉害,承包水库,养殖梅花鹿,种水稻,钱都不够他一家赚的了。”
吴国栋多少有些尴尬,顺口问道:“小李,那你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没等李卫国说呢,葛卫红嘴快:“少说也得五十多万吧。”
这下就连吴国栋都震惊了,这个收入,属实有点吓人。
咳,田大贵咳嗽一声:“也没外人,俺就实说了,其实吧,罐头厂也是俺和国子合伙的,他占大头儿。”
吴国栋是彻底无语:自家的女儿,这是找了一个什么对象呀?
他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一番李卫国,内心原有的观念,也开始动摇。
旁边的林婉也同样被惊呆了,她也望向李卫国:小伙子沉稳帅气,身上丝毫感觉不到那种土里土气的模样,跟女儿在一起,怎么看都般配,而且还这么有能力。
林婉也觉得,还是自己的女儿有眼光。
丈母娘瞧女婿,越瞧越欢喜,此刻的林婉,就是如此。
等到开饭的时候,吴国栋也终于尝到了两块钱一斤的大米,他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米是真的好吃。
一个想法忽然从吴国栋心里冒出来: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知青稻推荐成特供物品呢?
一顿饭下来,他也想开了,自己女儿和李卫国的事,还是顺其自然吧。
以前他总担心李卫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事情有点反过来了。
因为吴国栋隐约听到一些来自上面的消息:那个万元户屯,准备树立成典型。
而李卫国又是这个村的带头人,那以后肯定会享受很大的政治资源。
现如今,那全国闻名的一庄一村,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甚至还赶不上大馒头屯呢。
至于前些年的一寨,也过时了,后边可能就要看这一屯的。
到了下午,田大贵和李卫国要去使馆办手续,吴小玉自然要陪同。
在顺利拿到护照之后,他们就送葛卫红回家。
葛卫红强烈要求李卫国去她家做客,李卫国考虑一下,也就答应,于是开车直接过去。
葛卫红家住的是大杂院,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庭,父母都是工人,哥哥都成家了,还有个小侄女,再加上爷爷奶奶,不算葛卫红,一家七口人,挤两间房。
一家人对李卫国都非常热情,因为葛卫红可没少在家里说她插队的事儿。
李卫国带来的礼物,和吴小玉家差不多,除了大米之外,还多拿了一袋子白面。
这些细粮,即便是首都,供应也紧张。
葛卫红的父母张罗了一大桌子菜,款待李卫国他们。
毕竟是正月里,田大贵出手大方,给葛卫红的小侄女兜里塞了个红包。
等到客人走了,葛卫红的嫂子打开红包,也被吓了一跳,里边是十张大团结。
晚上,田大贵和李卫国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吴小玉自然得回家。
第二天,李卫国和田大贵一起,开车前往玉器厂,这也是李卫国最期待的,准备大肆采购一番。
好不容易来首都一趟,李卫国当然要好好补充一下,为此准备不少钱呢。
找到曾经打过交道的王副厂长,人家对李卫国还有点印象,毕竟来玉器厂买玉料的,就他这么一个。
于是王副厂长热情接待,寒暄一阵,这才进入正题:“小李同志,你这次还是买玉料吗?”
李卫国也笑着点头,然后就被王副厂长领到库房,他们厂,每年都会采购大批的玉料。
等进了仓库,李卫国却是一愣:怎么感觉好像不大一样呢?
上一次来到这里,他差点没憋住;这一次,虽然依旧能够感觉到玉料里面的灵气,可是体内的宝珠,却没有那种饥饿感,也就是没有想要吸收的意思。
李卫国试探着用手抓起一块玉料,假装查看。
和他判断的差不多,玉料并没有被吸收。
这下子搞得李卫国面色也难看起来:不会是宝珠失灵了吧?
失灵当然没有失灵,他能够感觉到宝珠的存在,以及存放在里面的东西。
“小李啊,难道你没瞧上这些玉料?”王副厂长看到李卫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