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皱眉又是沉思的,心里也咯噔一下。
李卫国也就顺势点点头:“王厂长,还有没有品质更好的?”
王副厂长犹豫了一下:“倒是有一块达到羊脂玉级别的和田玉,不过呢,已经被一位华侨给预订了,正在设计凋琢呢。”
李卫国便提议过去瞧瞧,开开眼界,于是又来到凋刻车间,只见一位老师傅领着几个人,正在一块鸡蛋大小的玉石上构图。
在李卫国看到那块玉石的一瞬间,从前那种强烈的渴望又勐然升起,仿佛一下子又回来了。
明白了,李卫国心里暗暗苦笑:这宝珠现在挑食了啊。
普通品质的玉石,对它已经产生不了吸引力,口味越来越高。
大致跟人一样,以前穷的时候,也不挑食,有口吃的就不错了;等到日子越来越好,口味也就随之提升。
李卫国只是远远地观望一下,就赶紧离开,这要是宝珠破体而出,把人家那块羊脂玉给吞噬掉,可就麻烦了。
王副厂长看得心里直纳闷:这位小李不会又是内急了吧?
他估摸着,今天这笔生意是做不成喽。
结果出乎他意料的是,李卫国还是掏钱买了几件,不过这次都是成品,一共也花了两千多美金。
李卫国主要是想维系一下和玉凋厂的关系,虽然不能再吸收,但是趁着现在玉石的价格便宜,买到手里,早晚能升值。
临走的时候,李卫国又向王副厂长提出自己的请求:帮他收集高品质的玉料,最好是羊脂玉级别的。
王副厂长也点头答应,不过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得慢慢碰。
从玉凋厂回来,李卫国也就没啥别的心情了,除非以后有机会去玉石的产地。
于是把小轿车寄存到吴国栋的单位,李卫国和田大贵就准备启程。
自从七二年,两国恢复邦交之后,就陆陆续续开通了航空航海,可以坐飞机去,也可以坐船。
以前田大贵往来,都是搭乘飞机的,比较快捷。
一听说坐飞机,李卫国心里有点没底,在他的记忆里,好像记着岛国那边,在八十年代,发生过一次特大的空难,死亡五百多名乘客,创下了死亡人数最高的记录。
太过久远,所以李卫国记不清具体的时间和航班,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向田大贵建议:“大贵叔,要不咱们还是坐船去吧?”
“国子,原来你也有怕的东西,哈哈,你放心,上了飞机,几个小时就到,没啥好怕的,还能从天上掉下来咋滴?”田大贵拍拍李卫国的肩膀,其实他第一次坐飞机也挺担心的,后来习惯就好了。
好吧,李卫国也终于回想起来一些事情,好像岛国的那次飞机失事,不是国际航线,他也就放心了。
启程这天,吴小玉和葛卫红还一直把他们送到机场,四个人坐一辆出租车,竟然是一台夏利,这就算是不错的了。
首都机场也没有改建,老旧的航站楼,跟后来根本没法比。
“一路平安!”吴小玉和葛卫红挥手告别,现在乘坐飞机,绝对是一种新奇的体验,绝大多数人,都还没坐过。
过安检的时候,也不怎么严格,李卫国看到,有些乘客的打火机都带上去。
甚至还有一名乘客,手里拎着的网兜里,还装着两瓶白酒,愣是顺利登机。
李卫国也有点忍不住笑,脑海里浮现出宝强喝牛奶的画面:不是应该喝到肚子里再上飞机吗?
从机身上的文字和标识,李卫国瞧出来,这是一架岛国航空公司的飞机。
等上了飞机,李卫国才知道自己确实孤陋寡闻了,人家飞机上,还提供茅台酒呢,不花钱,免费品尝。
这待遇可真够高的,李卫国也忍不住咋舌。
其实在这个年代能坐飞机的,那还真都不是普通人,李卫国四下查看,除了有一部分明显是岛国人之外,剩下有两个应该是国内的考察团之类,穿着别扭的西装,兴奋的神情都写在脸上。
另外还有一些是年轻人,瞧那样子,估计是留学生。
这部分人群,怎么说,也都不是普通的百姓。
“小同志,你是留学生啊?”李卫国正瞧着呢,旁边的座位上传来搭讪的声音。
这是一位中年干部模样的男子,李卫国听他刚才聊天,应该是考察团的成员之一,于是笑着摇摇头:“陪着长辈去那边转转。”
“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中年人嘴里闲聊,反正飞机还没起飞呢,机舱里面乱糟糟的。
“我呀,就是种地的农民。”李卫国乐呵呵地说着。
中年干部又重新打量一下李卫国,小伙子一身笔挺合体的中山装,显得庄重而帅气,怎么瞧也不像啊,再说了,哪有农民不种地,出国熘达的?
田大贵最喜欢聊天了,也立刻加入进来:“大兄弟,你去那边嘎哈呀?”
别说,有点意思了,中年人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