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诸葛亮治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靖:司马懿这个老贼,自己遗臭万年也就算了,却是害苦了我。
    他虽然是大唐战功赫赫的军神,但却落得如今进退两难尴尬的境地。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司马懿这个老贼害的。
    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选择作壁上观,没有参与两兄弟之间的斗争,就已经惹得陛下有些不悦了。
    也正因为站队问题,陛下对他有些意见。
    他也非常自觉的低调,平时也不会结交他人,以免引起陛下疑心。
    想他都一大把岁数了,都没有几年可活了,可陛下依旧对他防范心慎重。
    造成这个结果的,就是司马懿这个老贼害的,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以至于连累了他。
    “公元238年,司马懿率军讨伐辽东公孙渊。”
    “公孙渊以辽水南北几十里坚壁而守,阻击魏军。”
    “司马懿声东击西,先在南线多张旗帜假装攻打,吸引敌人,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
    “渡过辽水后,不攻打敌人,而向湘平进军。”
    “众将不解,问其原因。”
    “司马懿说,敌人筑起高堡垒,就是想让我们攻城。”
    “如果攻城正中其计,现在我们直指襄平,攻敌所必救。”
    “这样他们就会非常害怕,不得不与我们交战。”
    “敌人在恐惧中跟我们交战,必然失败。”
    “接着整军前进,敌军果然出来阻击。”
    “司马懿指挥魏军回击,大破敌军,三战皆胜,于是乘胜包围了襄平。”
    “恰逢连绵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
    “魏军恐惧,诸将也都想着迁军营。”
    “但司马懿不允,并斩杀了主张迁军营的张晋,军心才安定下来。”
    “诸将请求出击,司马懿仍然不允。”
    “朝廷听说雨大敌强,不少人请求召唤司马懿。”
    “魏明帝却说,司马懿临危制变,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
    “果然雨停后,魏军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昼夜强攻。”
    “公孙渊派使者投降,司马懿斩杀来使。”
    “公孙渊欲从城南突围,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公孙渊战死在凉水边上。”
    “入城后,司马懿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又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而后班师回朝。”
    “此战也彻底解决了困扰曹魏多年辽东问题,自此辽东地区直接归于曹魏统治。”
    “原本朝廷让司马懿往镇关中,有诏书召他火速回京。”
    “三日之间,诏书五至。”
    “见到诏书后,司马懿大惊。”
    “于是乘追风车昼夜兼行,从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一夜而至。”
    “见到魏明帝后,曹拉着司马懿的手,看着太子说。”
    “终于在临终前看到你了,现在托孤于你也无所遗憾了。”
    “当天魏明帝曹去世,太子曹芳即位,年仅八岁。”
    “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3000人,共执朝政。”
    嬴政:曹家的这些君主也太短命了吧,也难怪引起了司马懿的觊觎之心。
    他在感叹曹家帝王短命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司马懿太能活了,硬生生的熬走了曹家三代。
    看来,活得长久才是最大的优势。
    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又或是曹,都不是昏庸之辈,完全可以镇住司马懿。
    哪怕司马懿再有野心,只要这三代君主在世,司马懿就不敢有丝毫的异动。
    只是有些可惜,这三代君主就没有一个长命的。
    或许这就是天意吧,硬生生给司马懿创造了造反的最佳土壤。
    “曹爽想要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
    “于是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
    “但朝臣们认为以前的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很不吉利,于是任命司马懿为太傅。”
    “公元240年,日本来朝纳贡,周边等诸国都派遣使者来献。”
    “起初,魏明帝曹喜爱大修宫室,建制非常奢靡豪华,百姓多为其苦。”
    “到魏帝曹芳在位期间,经过司马懿的上奏,全部罢除了大修宫室的劳役。”
    “曹魏节用务农,国力大增,各国都来朝见。”
    “公元241年,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全从率军数万出淮南。”
    “诸葛克攻六安,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扎中。”
    “司马懿自请出兵征讨,朝臣认为,敌兵远来攻坚,当待其自破,司马懿却以为不然。”
    “6月,司马懿统军增援,他知南方暑热低温,大军不宜持久在此,所以派轻骑挑战。”
    “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