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儒将鲁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元234年,孙权率军攻打魏国并进入巢湖口驻扎。”
    “准备集结号称十万的大军攻打合肥新城,同时派遣陆逊、诸葛瑾率领万余将士从江夏攻打襄阳。”
    “但在秋七月,魏明帝曹乘船东征。”
    “同时魏将满宠又招募壮士焚烧吴国攻城的器械,并射杀孙权的侄子孙泰。”
    “孙权听说魏国大军已到,而东吴的吏士大多生病,于是就撤军返回建业。”
    “公元236年,孙权北征魏国,派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
    “陆逊派亲信韩扁携奏章进呈孙权,但韩扁在返回途中的沔中地区被敌军抓获。”
    “诸葛瑾听说后十分恐惧致信陆逊,建议其赶紧撤军。”
    “陆逊收信后并未答复,却催促士卒种豆并和部将从容娱乐。”
    “诸葛瑾亲自来询问陆逊,陆逊以撤退会使军心动摇为由说服诸葛瑾。”
    “并设计让诸葛瑾督率船只,而自己率军攻向襄阳城。”
    “敌人由于畏惧陆逊而赶回襄阳城,诸葛瑾随即放出船队并配合陆逊整顿队伍,虚张声势以威慑敌人。”
    “暗中派将军周峻、张梁等人攻打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三县,斩首活捉魏军士兵共有一千多人。”
    “陆逊在战后保护安抚并善待魏军俘虏,邻境地区的人因感动倾慕而前来归附。”
    “魏国两位将领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陆逊拿出所有财物赡恤他们。”
    “后魏国江夏太守执掌当地兵马,成为吴国边境大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一向不和。”
    “陆逊听说这一情况就假装致信江夏太守,引诱其前来归附吴国,并声称将秘密来信呈报给魏国。”
    “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江夏太守惶恐不安。”
    “于是亲自送妻子儿女返回洛阳,但江夏太守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他,后被罢官免职。”
    朱棣:陆逊四次北伐无一败绩,可惜东吴还是无法消灭曹魏。
    在东吴历史上,实际上对曹魏发起了多次进攻。
    对于陆逊四次北伐曹魏来说,取得了三胜一平的战绩,极其辉煌,战果丰硕。
    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陆续过人的军事才能。
    不过,陆逊和东吴并没有趁机消灭曹魏。
    究其原因,实际是非常无奈的,这是因为东吴不具备消灭曹魏的实力。
    一方面,这是因为东吴的实力和曹魏之间存在太大的差距。
    只要曹魏不犯严重的错误,东吴根本没有可乘之机。
    虽然从控制范围上来看,蜀汉和东吴的疆域,并不比曹魏少多少。
    但是,在人口和兵力上,蜀汉加东吴之和,也远远比不上曹魏。
    虽然东吴的兵力强于蜀汉,却仍然不到曹魏的一半。
    更为关键的是,曹魏当时控制的黄河流域,发展比较先进和繁荣。
    而东吴的大部分疆域,在三国时期都是人烟稀少的偏远之地。
    因此,在整体实力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
    东吴想要消灭曹魏,必须要曹魏出现较大的内乱。
    另一方面,虽然陆逊北伐的战绩非常好看,三胜一平,可谓无一败绩。
    但是在规模上,除了第一次北伐时的石亭之战。
    余下几次北伐,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进攻。
    这注定其对于曹魏的损伤,是非常有限的。
    或者说,陆逊凭借个人能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难以在战略上击败曹魏。
    并且,即便是第一次北伐,也只是造成曹魏一万人左右的阵亡。
    这和曹魏的整体兵力比起来,实在不能说是元气大伤。
    进一步来说,对于陆逊北伐曹魏来说。
    更多的是为了自保,而不是为了消灭曹魏。
    这也和诸葛亮北伐一样,都是攻势防御理念的体现。
    如果陆逊不多次北伐的话,那么曹魏就会集中兵力来进攻东吴。
    在敌强我弱的背景下,被动的防御也是极大的消耗。
    于是,陆逊通过北伐曹魏,可以让曹魏疲于应付,从而难以集中人力和物力来进攻自己。
    总的来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陆逊都多次北伐曹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因为曹魏强大的国力,这些损失不至于伤筋动骨,最终也没有扭转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公元237年,中郎将周请求在鄱阳招募士卒,孙权将此事询问陆逊。”
    “陆逊考虑到该郡民众容易发动扰乱,难于安分守已,不可前往招募,恐怕由此招致他们成为贼寇。”
    “而周祗坚持要求招募,郡民吴遽等人果然作乱杀死周祗,攻占了几个县城。”
    “豫章、庐陵的惯匪,一起响应吴遽为寇作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