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儒将鲁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陆逊听说后当即前往征讨并将其击败,吴遽等相继投降。”
    “陆逊从中挑选精兵八千余人,三郡由此平定。”
    “嘉禾年间担任中书典校的吕壹滥用权柄,陆逊与太常潘对此感到忧虑,后吕壹被孙权诛杀。”
    “之后谢渊等人上奏陈述当前应办事宜,打算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国家牟利。”
    “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审定,陆逊建议措施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公元239年,吴国太常潘病逝。”
    “孙权任命镇南将军吕岱代替潘任职,陆逊和他共领荆州文书,二人共事融洽为当事人称赞。”
    “公元244年,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其州牧、都护、领武昌事仍然保留,之后孙权下诏勉励陆逊。”
    “陆逊担任丞相期间,全琮报知陆逊太子与鲁王两官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派遣子弟担任侍臣的情况。”
    “陆逊认为这些子弟不能私自任命为官,放任下去必然会彼此结成帮派。”
    “全琮的儿子全寄依附鲁王并与鲁王轻率结交,于是陆逊致信全琮并警告其预防祸患。”
    “但全琮不仅不接受陆逊规劝,反而与陆逊结下怨隙。”
    “之后太子孙和的位置不稳,陆逊多次上书劝谏孙权保障太子皇位正统继承人的身份。”
    “甚至请求前至京城亲自劝谏孙权以纠正得失,但孙权并不听从陆逊的意见。”
    “而将亲附太子的顾谭、顾承、姚信等流放外地,将多次与陆逊有书往来而获罪的太子太傅吾粲下狱致死。”
    “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前往责备陆逊,陆逊最终于公元245年悲愤痛恨而死。”
    “陆逊时年六十三岁,死时家无余财。”
    “陆逊的长子陆延早年天折,次子陆抗继承了他的爵位,担任建武校尉。”
    罗贯中:陆逊聪明一世,但却糊涂一时,本应保持中立的他却卷入二宫之争。
    虽然江东士族融入了孙吴政权,可是二者之间的隔阂并没有消除,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存在强烈分歧。
    政治上,陆逊为代表的儒学世家出身,向来推崇德政,主张轻徭薄赋、缓刑轻罚。
    可是孙权对此嗤之以鼻,对陆逊轻徭薄赋的提议从不采纳。
    军事上,作为三分天下的帝王之一,孙权并不满足于割据一方,而是希望问鼎天下。
    可惜陆逊志不在此,只想守住江东这一亩三分地。
    孙权对此很不满,批评陆逊没有雄心壮志。
    陆逊和孙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矛盾,使得陆逊对现今皇帝的不满便转嫁为对下一任皇帝的期许。
    于是陆逊极力培养太子,把愿望寄托在下一代皇帝身上。
    可是随着太子突然病死,孙权对陆逊为首的士大夫心怀戒备,怕皇权旁落。
    所以孙权在立嗣一事上优柔寡断,想扶持鲁王孙霸,造成了二宫斗争的局面。
    朝中激烈内斗使孙权对陆逊越来越不满,最终一代名将死于宫斗。
    陆逊之死直接原因是孙权晚年昏庸,在立储一事上与孙权的观点不和,可根本原因还是孙吴政权建立起始就有的阶级矛盾。
    虽然在根基未稳时,孙权和陆逊为顾全大局,表面上和睦相处。
    可这个炸药桶还是在立储时爆发出来,直接导致了陆逊被逼死。
    陆逊的死也标志着江东大族和孙氏政权的矛盾浮上水面,孙吴霸权也从此由盛转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