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贾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在壶关击败了高干,高干在逃亡途中被杀。
    这时,贾逵因为祖父服丧而辞去官职,服丧完毕后被司徒府辟为掾属,后又以议郎的身份兼任司隶校尉钟繇的参军。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马超的时候,到了弘农,说:就让贾逵担任了弘农太守。
    当时贾逵的好友河东郡计吏孙资被尚书令荀彧征召到许,他在丞相府(建安十三年曹操担任丞相)里向曹操推荐贾逵道:
    贾逵昔日在绛邑,帅全县吏民与贼郭援交战,力尽而败,最后为贼所俘,但其志气不减,能坚持大义,脸上和言语中都没有流露出任何屈服的意思;
    他的忠言为大众所闻,他的壮烈节操在当世显赫,即使是古代的蔺相如怒发斥秦王、叔詹据鼎抗晋侯也未必超过贾逵的勇气。其才兼文武,确实是当今可堪大用之才。
    曹操于是召见贾逵议事,见贾逵才德兼备,非常高兴,对左右说:
    贾逵在太守任上,有一次奉命征调兵役时,由于征调的人数不足,他怀疑是屯田都尉私藏逃亡的百姓,于是前往交涉。
    而屯田都尉认为自己不属弘农郡管辖,说话就很不恭敬,引起贾逵发怒,把屯田都尉抓起来治罪,打断了他的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57章贾逵(第2/2页)
    贾逵因此犯罪而被免官。可是曹操仍然特别欣赏贾逵,不久后又任命他为丞相主簿。
    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攻破皖城,庐江太守朱光被擒。
    曹操欲南征东吴,却正好赶上雨季,三军将士大部分都不愿意进军。
    曹操知道后恐有人要来劝谏,于是下令有谏者处死。
    贾逵与同寮三位主簿仍执意进谏,曹操大怒,问何人是发起者,贾逵承认,遂被曹操下狱。
    狱吏于是给他上了枷锁。后来曹操果真遣人到狱中探视贾逵。后来曹操认为贾逵无恶意,恢复了其职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贾逵随曹操从长安出发,打算经斜谷(陕西省褒斜谷的北口)去征讨刘备,驰援汉中。”
    “他受命先到斜谷观察形势,途中遇到水衡都尉正督运数十车囚犯。”
    “他认为当时军情紧急,就命令处死其中最重要的一名囚犯,而将其余犯人全部放走。”
    “曹操得知此事,更加赞赏贾逵机智果断,就拜他为谏议大夫,与夏侯尚并掌军计。”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洛阳逝世。贾逵以谏议大夫负责办理丧事。”
    “当时,魏王太子曹丕远在邺城,洛阳的军士民众颇苦于服劳役,军队因失去了统帅便骚动起来。”
    “有人主张把消息压住,暂不发丧。贾逵没有采纳这种意见,坚持派使者到各地去发丧,让内外官员都来吊丧。”
    “青州兵听说主帅已亡,敲着鼓一批批地走散了。大臣们认为应当马上禁止青州兵这种无视军纪的行为,不服从的就要治罪。”
    “贾逵认为魏王已殡,继嗣的新王还未拥立,此时最好还是对动乱进行安抚。”
    “于是说服了众大臣,并发给青州兵长檄公文,让他们凭着公文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得到当地官员提供的粮食关照。”
    “如此一来,一场骚动才被平息下去。可是,曹丕还没到,曹丕的兄弟、鄢陵侯行越骑将军曹彰倒先带着兵马从长安赶来洛阳,意欲抢夺其兄的继承王位的权利。”
    “就这样,贾逵和在洛阳的文武百官把曹操的遗体入殓,然后与夏侯尚将之送还邺城,由太子曹丕主丧,并奉诏迎曹丕为魏王、丞相,领冀州牧。”
    “魏王曹丕对贾逵感恩戴德,即王位后先任贾逵为魏王国都城邺县县令,后迁为魏郡太守。”
    “贾逵在还未往郡府赴任前,魏郡府官属听闻贾逵即将担任为郡守,都提前来到贾逵府邸门外。”
    “贾逵领着迁书出门后,郡属官员全部挡在门外,在贾逵的车下参拜。”
    “同年六月,曹丕亲自率领大军队南下,假意准备征讨东吴(实则是勒兵四处巡游,为代汉称帝造势)。”
    “贾逵随军再次就任丞相主簿祭酒。大军向南到达黎阳,军士渡河时毫无秩序地争先恐后,贾逵立即斩杀了违反军纪的数人,秩序才得以恢复。”
    “到达曹氏故乡谯县后,曹丕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
    “当时天下刚安定不久,州郡的法纪松弛。豫州兵曹从事在前任刺史时请假,贾逵到任官数月后才回来就职,”
    “贾逵于是借此事拷问追究州中徇私放纵、不按法令办事的二千石以下(即太守以下)官员,将他们全部弹劾罢免。”
    “贾逵在任豫州刺史期间,革新吏治,锄强抑暴,兴利除弊,政声卓著。曹丕嘉奖道:“贾逵是个真正的刺史!”
    苏轼:同时布告天下,要求各州效仿豫州的治理措施,并封贾逵为关内侯。
    豫州南部与东吴接壤,贾逵在边境设置哨兵,修缮铠甲武器,为防守边境做好准备,使敌军不敢进犯。
    贾逵在外修军旅同时,也不忘内治民事。贾逵在境内断山蓄水,建造了小弋阳陂,又疏通运渠二百余里,人称“贾侯渠”。他缮甲兵,加强战备,使东吴不敢侵犯。
    黄初三年(222年),贾逵在征东大将军曹休的督领下进攻东吴,在洞浦击破吕范的部队,战后获进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增加贾逵食邑二百户,并前共四百户。
    当时,孙权在豫州正南方的东关(即濡须口)驻有大军,离长江仅四百余里。
    每次东吴入侵,总是西从江夏出击,东从庐江进犯。
    魏征东吴,也是东从淮水(东线)、西从沔水(西线)南下。
    而处在东西之中的豫州军队一般不参与征伐,只是零零散散驻扎在汝南、弋阳诸郡,守境自保而已。
    所以孙权在豫州南部的地盘无战事之虞,因此东、西边境有战事,吴军可以合兵一处全力抗击,丝毫不用担忧(中线)豫州战场。
    贾逵分析了这个形势,认为应该建一条河道由豫州直道长江,大军可从豫州进发攻打东吴的东关。
    那时,若孙权自守东关,则可另遣军队东西出击,孙权的东西两线就得不到救援;
    若东西线可以攻下,则东关就成为东西夹击的孤立据点,也就唾手可得了。
    同时他又将军队移驻潦口,上陈进攻的计策,曹叡都十分满意。
    太和二年(228年),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按照吴王孙权的主意,佯称得罪了吴王,要弃吴投魏。
    他跟大司马兼扬州牧曹休私通消息,约他发兵去接收鄱阳郡。
    曹休中计,上书请求获准后便率领骑兵步兵共十万名往皖县(今安徽省潜山县)去接应周鲂。
    曹休从寿春发兵以后,魏明帝又派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支军队由西阳直攻东关、司马懿领兵进攻江陵。
    贾逵至五将山时,曹休已经孤军深入吴地。尚书蒋济向魏明帝表示驻守上游的吴将朱然可能会从曹休后方袭击,吴军随时会东进切断曹休退路,建议派兵救援曹休。
    魏明帝诏司马懿停止前进,让贾逵东进与曹休合兵一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