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四叔啊,我日盼夜盼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夏侯博五人只是草草向赵云行礼一礼,便不再多言。
    赵云也不气恼。
    既是袁绍暂借给刘备的,那就不是去投刘备的,不愿意结交也是正常。
    赵云将简雍拉到一旁。
    “宪和,我在邺城听到些流言,据称是淮南袁术僭越称帝了,莫非真有此事?”
    简雍点头:“确有此事。我这次来邺城除了寻你,也是想看看大将军对袁术称帝的态度。”
    “来了后倒是令我挺惊讶的。”
    “同为袁氏人,大将军比袁术谨慎多了。”
    “看在大将军又是送钱又是送人的份上,我就不拆穿邺城外的龙吟了。”
    赵云对简雍的“大胆”早已习惯,又问:“袁术称帝,或会图谋徐州,刘使君可有应对之法?”
    简雍的眼神多了几分讶然:“几年不见,子龙竟也能谋了?”
    赵云嘴角抽了抽:“我乃常山良家子出身,也要读书,怎就不能谋?”
    简雍一拍脑袋:“哎,我这脑子,一时忘了。子龙勿怪。”
    瞥了一眼身后的夏侯博五人,简雍又压低了声音:“我只能告诉你,玄德自有应对之法。若我们走得快一点,或许还能赶上长公子的婚宴。”
    赵云吃了一惊:“婚宴?长公子要娶谁?”
    简雍抚摸美髯:“子龙不妨猜上一猜。”
    赵云脸色一黑:“我跟使君父子亦有五六年不见,我如何能猜得到?”
    “也对。”简雍不再绕弯子:“长公子要娶的,乃是温侯吕布的女儿。”
    赵云更惊:“吕布的女儿?这怎么可能!我在冀州的时候就听闻。”
    “吕布反复无常,先杀丁原、后杀董卓,兵败长安后先为袁术所忌,后为袁绍所恨,其性难养。”
    “长公子怎会娶吕布的女儿。”
    简雍轻咳两声:“子龙,这话到了徐州你得藏在肚子里。”
    “长公子会娶温侯的女儿,其中颇有故事。你若有兴趣,这回去的路上我给你细说。”
    赵云心中惊疑。
    吕布的名声太差,这让赵云很难相信刘标会娶吕布的女儿。
    赵云托着下巴细思:“看来跟刘使君离别的这几年,我似乎错过很多事。”
    简雍笑道:“现在去徐州,也不晚。”
    来时两人。
    归时十五人。
    简雍这一趟可谓是满载而归。
    又得文、又得武、又得了大量的金银。
    原本简雍是想原路返回的,顺便将来时那些妖言惑众的人给全端了。
    这给提议遭到了赵云和陈到的否决。
    再加上夏侯博几人又带了大量的金银,崔林和徐邈又不善武,简雍只能遗憾放弃。
    众人绕平原国入青州,又自青州南下,花了一个半月才抵达了琅琊国。
    时值阳春三月。
    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当时。
    自沂水南下,琅琊国男女老幼,几乎都在忙于农事。
    “久闻徐州屡受战祸之苦,百姓无喜色。这几日所见,却又跟传闻不同。”
    “的确令人惊讶,这琅琊国的百姓对农耕之术似乎颇为擅长。”
    “或许是琅琊国的国相和县令,颇善农术,教民耕种。”
    崔林和徐邈都是世族出身,对农术多多少少都是有了解的。
    世族不仅仅有大量的土地,还有大量传承的农术,比起普通的民户更懂如何让粮食增产。
    讨论间。
    简雍懒洋洋的开口:“琅琊国的国相和县令,哪懂什么农术。都是玄德的长子教的。”
    简雍看了几日,也看出了门道。
    这些百姓所用农术,跟刘标在小沛和下邳授民的农术大同小异,颇有刘标的农术风格。
    又自百姓口中得知臧霸当了琅琊相,简雍便猜到了缘由。
    崔林和徐邈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刘使君的长子,也善农术?”
    “可我记得,刘使君并非垦殖传家,刘使君的长子也才十七,怎会深谙农术?”
    农术可不是简单就能学会的。
    即便是世族出身的崔林和徐邈,也只是学了个皮毛谈不上擅长。
    若无传承,如何能深谙农术?
    对此。
    简雍其实也没想明白。
    刘标也是简雍看着长大的,这读了多少书简雍也是知道的。
    可偏偏刘标脑子中有“十万个为什么”,经常问得自诩对三教九流诸子百家都有涉猎的简雍落荒而逃。
    尤其是在农术上,常有“奇思妙想”,简雍只能用“生而知之”“天生的农术之才”来形容。
    “或许,如琅琊国的百姓所言,长公子乃是神农传人。”简雍寻了个理由搪塞。
    神农传人?
    崔林和徐邈更惊。
    即便是写了《四民月令》的涿郡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