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刘晔荐鲁肃,甘宁叹知己:刘伏波知世间有甘宁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左右,道:“甘都尉可曾听闻,伏波将军、寿春侯、稷子孟临公?”
    甘宁微惊:“伏波将军的威名,我也早有耳闻。”
    “只是伏波将军乃是汉室后裔,又名震天下,岂会瞧得上我这一介水寇?”
    黄猗笑道:“自古英雄不问出身,伏波将军最是平易近人。”
    “不仅百姓能与伏波将军同田而耕、同坐而食,就连刺客见了伏波将军都甘愿放弃刺杀。”
    “又岂会介意甘都尉的出身?”
    “我本是袁将军女婿,袁将军僭越称帝,似我这等人早就冠上了反贼两字。”
    “可伏波将军不因为我的反贼身份就鄙夷轻视,更是委我以重任,去襄阳出使。”
    “我文不如人,武也不如人。伏波将军都能器重用我,甘都尉能征善战,伏波将军又岂会轻慢?”
    甘宁意动:“可我不认识伏波将军,恐无人引荐。”
    黄猗见状,又压低了声音:“不瞒甘都尉,我这次去襄阳,伏波将军早有吩咐,若遇见甘都尉,定要厚礼相待。”
    甘宁吃惊:“黄兄莫不是在诓我?”
    黄猗取出名册,翻到甘宁一篇,又递给甘宁:“甘都尉,这名册是伏波将军给我的。方才言语试探,也是想印证甘都尉是否是名册中人。”
    甘宁一扫名册内容,心中更惊:“伏波将军竟知世间有甘宁?”
    刘标是谁?
    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右将军之子、温侯之婿,天子赐封伏波将军、寿春侯,人称稷子。
    今年又才刚二十。
    即便是普天之下的英豪雄杰中,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这样的存在,竟然会对一个出身巴郡的游侠儿了解如此清晰!
    更是专程叮嘱黄猗要厚礼相待!
    甘宁此刻的心情,就跟昔日在平原的刘备喊出那句“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一样。
    士为知己者死!
    对于甘宁这种想进步的豪杰而言,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死,最怕的是不被人知!
    如今。
    甘宁在西川受冷遇、在荆州受冷遇,壮志难酬下却骤然得知名震江淮的伏波将军刘标。
    不仅专门找人打探过甘宁的过往,还派人厚礼相待!
    若不是此刻人在荆州,甘宁都想直接奔向徐州寻刘标了。
    就如同昔日刘备得知孔融求援时,毫不迟疑就尽起平原兵马就去北海。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甘宁向黄猗郑重一拜:“还请黄兄回禀伏波将军,只待寻到离开的机会,我必亲往彭城。”
    黄猗心中更喜。
    甘宁若去了彭城,自己能得到的功劳必然少不了。
    黄猗强忍内心的激动:“甘都尉能弃暗投明,实乃幸事,今日应当畅饮。”
    甘宁大笑:“是该畅饮!”
    原本甘宁护送黄猗到了襄阳就该返回夏口的,担心黄猗在襄阳人生地不熟,甘宁又自告奋勇的当了黄猗的向导。
    等黄猗去见刘表时,甘宁又在驿馆静待黄猗。
    襄阳衙署。
    刘表静静的看完刘标的书信,眉头蹙成了川字:
    “刘伏波既知江东要兴兵荆州,不仅不发兵相助,还要让老夫去皖城赴宴,如此行径,有违盟友之义。”
    黄猗暗暗鄙视。
    盟友之义?
    去年让你发兵的时候,你在后面看戏。
    现在江东要打你了,你跑来扯盟友之义?
    好歹是镇南将军,能不能要点脸?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黄猗话到了嘴边又换了副不卑不亢的口吻:
    “刘荆州,伏波将军并非不想发兵,实在是今年安顿了太多兖州流民,粮食紧缺,不敢轻启刀兵。”
    “伏波将军也让我带话,倘若刘荆州肯提供粮草,伏波将军必会亲引兵马来荆州助阵。”
    刘标自兖州带了三万老弱病残伤,又吸纳了不少前往徐州的流民。
    这事,刘表也是知道的。
    初闻这事的时候,刘表还有鄙夷,认为刘标是个“烂好人”,竟然会将粮食分给兖州的老弱病残伤。
    如今再听黄猗提及,刘表的嘴角也泛起了几分嘲讽。
    为了一群无关紧要的老弱病残伤,让粮食紧缺不敢轻启刀兵,愚蠢至极!
    这个时候,就应该趁着孙策刚死发兵江东!
    想到刘标要“解斗”,刘表心中更是不乐:老夫又不怕孙权,需要你来解斗?
    好名声给你赚了,世人以为老夫老了!
    老夫不仅打不过孙策,还连孙权一个孺子都打不过了?
    “黄贼曹,孙策杀老夫侄儿刘虎,夺老夫沙羡战船,让几万军士无辜丧命,此仇此恨,只能以血来偿还!”
    “如今又谎称老夫派人杀了孙策,呵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孙权若敢来,老夫正好杀了孙权替侄儿和死去的军士报仇。”
    “回去告诉伏波将军:老夫不会去皖城,伏波将军若不肯发兵相助,就不要来干涉老夫的决定。”
    黄猗面有为难:“冤家宜解不宜结,军争一起,死伤无数。伏波将军好意相劝,刘荆州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刘表冷哼:“好意?真以为老夫什么都不懂吗?”
    “伏波将军近日去江东吊丧,必然跟江东暗中达成了约定。”
    “老夫若去皖城,必然受气。”
    “孙策都死了,老夫又何须向一介孙家孺子低头?”
    “老夫敬你是伏波将军派来的使者,这才以礼相待;你若要继续在老夫面前肆意,休怪老夫翻脸无情。”
    见刘表发怒,黄猗只能硬着头皮道:“我只是一介贼曹,还请刘荆州回书。”
    刘表再次冷哼,提笔写了回信:“恕老夫不便多留了!来人,送客!”
    待黄猗退下,刘表再也忍不住怒气,拍案而起:“刘标小儿,欺人太甚!”
    “你以为你是谁?竟敢让老夫去皖城赴宴,真把自己当齐桓公了吗?”
    刘表那个气啊。
    若来信的是刘备,刘表或许还会忍住脾气去皖城赴宴。
    偏偏来信的是刘标!
    一个刘家的小辈!
    不识礼数就算了,还敢妄自尊大。
    孙权也是一个小辈。
    两个小辈,目无尊卑!
    这让刘表如何不气?
    “来人,速召蔡瑁来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