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沛国事定,风波再起,曹操欲诏令讨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标所留之物,正是韩暹之头!
    想到韩暹,舒仲应就想到了受辱而死的妻女。
    心中压抑多日的愤怒也在这一刻被激起。
    曾为亲友报仇而杀人的舒仲应,本也是刚烈之人,心死既是妻女身亡亦是坐视仇人在外不能为妻女报仇。
    “好贼子,你也有今日!”
    “只恨不能亲手将你活剐了!”
    舒仲应起身一脚,将韩暹之头踢飞,惊起一片鼠虫低鸣。
    “这恩,欠大了。”
    “明上,唉......”
    舒仲应闭眼长叹。
    重义者必重诺,即便虐我千百遍、待你依旧如初恋。
    愚忠?
    不。
    这是践行的信念。
    舒仲应提着韩暹之头走出牢门来到地牢外,果见地牢外停有一辆马车。
    周围的狱卒都似对舒仲应视而不见。
    舒仲应怔了怔,毅然登上了马车,径自往南门而走。
    ......
    衙署。
    魏续策马来报:“刘公子,温侯,舒仲应驾车出南门,往寿春方向而去了。”
    “依我看,舒仲应是不会回来了。”
    吕布看向刘标,轻叹:“贤侄,看来你的劝降又失败了。”
    “韩胤如此、桥蕤如此、舒仲应也如此,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竟能得门生故吏这般的死心塌地。”
    “本侯纵是有用士之心,终究比不上名门啊。”
    吕布很是挫败。
    出身虽然低了,但论才能本侯哪点不如世家贵子了?
    “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刘标令人取来棋盘,面无懊恼:“长夜漫漫,温侯可愿与小侄对弈?”
    吕布微惊:“贤侄还愿相信,舒仲应会再回来?”
    “本侯观那舒仲应对袁术颇为忠心,虽有韩暹之头,但也只是让舒忠应欠了个恩情。”
    “最多会去信给沛国的相识协助抚民。”
    刘标取出棋子,稳落棋盘天元:“我既然说了会等舒仲应到晌午,就一定会等到晌午。”
    “人,无信不立。这跟舒仲应是否会回来无关。”
    见刘标自信泰然,丝毫没有因为舒仲应驾车出城而有半分不愉和焦躁,吕布不由摇头。
    “也罢。”
    “本侯就陪贤侄对弈到晌午。”
    这棋一下,就是一个通宵。
    看着初升的旭日,吕布打了个哈欠:“贤侄,这一夜都过去了,舒仲应肯定不会再回来了。”
    “你当真要等到晌午?”
    下了一夜的棋,吕布颇感无趣。
    刘标也打了个哈欠:“只是下棋,倒也的确无趣。后厨有羊肉,小侄今日再露两手烤羊肉的庖厨之艺。”
    吕布下意识的吞了吞唾沫。
    魏续跑得最快:“我去取火炉和羊肉。”
    城外。
    乱葬岗。
    靠着马车小憩的舒仲应,也被初升的旭日照醒。
    昨夜直奔南门而出,舒仲应没有前往寿春,而是来乱葬岗祭奠被韩暹杀害的妻女。
    杨奉和韩暹入城,谯县城内死的人不少,尸体都被抛到了南门外的乱葬岗。
    厚葬?
    不可能的!
    战乱年间瘟疫频发,很多都是乱抛尸引起的。
    残酷的现实下,不是人人都会尊礼守德。
    就连如今高坐司空位的曹操,都是抛尸泗水。
    舒仲应找不到妻女的墓葬,只能对着乱葬岗拿韩暹的人头去祭奠。
    也哭了一夜。
    直到凌晨才靠着马车小憩。
    长叹一声。
    舒仲应望乱葬岗的方向又望了望,这才狠心偏头登上马车,往寿春方向徐徐而行。
    行不久。
    舒仲应见沿途三三两两的百姓都沿着挝水往谯县而走,不由停下车拦住了一对老幼。
    “敢问老丈,你们这是前往何处?”
    “素闻沛相舒仲应仁义,老朽想去谯县县城讨个生计。”
    “老丈难道不知,如今在谯县县城的是吕布,不是舒仲应。”
    “什么?老朽命休矣。”
    周围的流民听到谯县县城已经没了舒仲应,也纷纷驻足哭泣起来。
    舒仲应问过才知。
    张勋逃往淮南时,沿途劫掠,不少百姓都遭了殃。
    途中又闻谯县有粮,沛相舒仲应仁义,遂纷纷前往谯县想讨个生计。
    如今又听舒仲应说谯县易主,一个个伤心欲绝。
    “这。”
    看着这群坐在地上痛哭的百姓,舒仲应心有不忍,忙取下马车中的粮谷匀分给众人。
    “你们怎知,沛相舒仲应仁义?去了谯县县城就一定能讨个生计?我听说这舒仲应也是淮南大仲皇帝任命的。”舒仲应又问。
    一个稚童高呼:“是个很俊很俊的公子说的。说沛相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