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百官 名仕作保,许县军民殷殷相盼,刘标却在想曹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知道内情的荀彧被孔融怼得哑口无言,正在生闷气;知道内情的郭嘉则是在看了一眼曹操后就闭口不言。
    而计策的原主贾诩,今日却不在大殿上。
    百官见曹操似乎是真的有意请降,在仔细察言观色后开始附和。
    当即。
    曹操就以孔融为使者,带着御使大夫刘松、议郎伏德、符节令董昭,持降书出城去长平见刘标。
    在百官皆散后,荀彧和郭嘉则是留在了大殿。
    看着怒气冲冲的荀彧,曹操也知道装病是骗不了荀彧的,遂也不再装。
    “明公,你为何要如此?”荀彧怒目而问。
    曹操面容一肃,言简意赅:“文若,孤不想输。”
    荀彧急道:“刘标如此急战,必不能长久;明公可退往关中,据守险关。”
    曹操又问:“退往关中,又该如何?跟刘标比谁活得更久吗?”
    “孤已年迈,而刘标尚幼;孤若死,孤的子侄谁又能再打出关中?”
    荀彧凝声道:“昔日秦能奋六世,明公又何必妄自菲薄?”
    曹操叹气:“文若,何必用这等善言来骗孤,孤的儿子是什么样,孤又岂会不明白?”
    “孤知道你的想法,先暂时退去关中,然后坐观刘标去改革弊政,引起州郡世家豪强的不满。”
    “趁着刘标分兵忙于镇压平乱时,再兵出潼关。”
    “然而孤若死,孤的儿子绝对不会是刘标的对手,只有刘标死了,孤的儿子才有机会平定这天下。”
    荀彧见曹操执意要执行毒计,气道:“明公此举,又与昔日董卓何异?”
    曹操盯着荀彧:“文若,若非你当初坚持要孤先灭袁绍,孤早就联合袁绍先灭刘标了。”
    “孤如今的窘境,文若你得有一半的责任,孤本无怪你之意,你却言孤是董卓。”
    “文若,你过分了!”
    荀彧踉跄退后两步,难以置信的看向曹操。
    见曹操眼神冷漠,荀彧在喉咙间的话又被堵了回去。
    曹操虽然在旧事重提,但说得也没毛病。
    一开始郭嘉是献的联袁灭刘计,后来遭到荀彧反对,最终变成联刘灭袁。
    也正是这个错误的战略,不仅让刘标顺利的借助曹操之手灭了袁绍,还取得了击败曹操的优势。
    高手对弈,一步错,步步错。
    “奉孝,送文若回府。”曹操不想再跟荀彧分辨,起身就走,又让郭嘉送荀彧回府。
    荀彧失魂落魄的立在大殿中,喃喃自语:“皆是我的错,皆是我的错,是我小觑了刘标,方有今日之祸。”
    郭嘉于心不忍,劝道:“文若,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并非你一人之错,明公也是没辙了。”
    “眼下十几万大军在许县,冲又冲不出去,刘标又故意避战,若不用奇策,明公已经没了转圜之地了。”
    “关中路远,即便要退往关中,也绝对带不走这十几万大军。”
    “刘标也绝对不可能让明公安然撤回关中。”
    “最重要的是,关中的钟元常,已经半年没有传回消息了,钟元常能不能稳住关中,现如今都是未知。”
    “明公眼下,只有这一策可活!”
    荀彧的火气再次上头:“奉孝!贾诩那计有多毒辣,你不是不知道;若明公真的实施了此计,天下礼法将不再。”
    “没了礼法约束,必会天下大乱,州郡县乡谁有兵谁就能称王,礼乐崩坏,人心不古。”
    “难道你真不知吗?”
    郭嘉等荀彧骂完,这才徐徐开口:“文若,难道你真以为,如今的天下,就礼法恢复,人心似古了吗?”
    “礼乐早就崩坏了,并不会因为不实施贾诩的毒计就能恢复。”
    “最多是让礼法变得更崩坏。”
    “可若能灭了刘标,一统天下,我等还能再恢复礼法。”
    “不论是礼法还是历史,都只能由胜利者来制定,倘若昔日周叔旦败了,又岂能制礼作乐?”
    “旧的礼法崩了,还会有新的礼法出现,若是因循守旧而放弃战机,那不是在捍卫礼法,只是在不知变通。”
    顿了顿。
    郭嘉又道:“文若,你现在跟我争论这些是没用的。与其如此,不如回家好好陪陪妻儿。”
    “贾诩的计策虽然毒辣、明公的实施也看似顺利,但能不能成功不在于你我是否阻难,而在于刘标是否已经骄矜到了目空一切。”
    “倘若刘标中计,你还能存有用之身,助明公一统天下后恢复礼法;倘若刘标不中计,你的担心就是多余的。”
    “明公只是在赌人性罢了。”
    年少居高位。
    刘标如今尚未到三十。
    二十九岁的年龄就当了大汉的皇帝,而且还即将灭掉最大的敌手曹操,成为比肩刘秀的新一个中心之主。
    将心比心。
    骄矜且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