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可能!
若刘标封了王,曹操不仅挟天子令诸侯的把戏就用不了还得看着刘标以王的身份收拢人心。
曹操这是死盯着刘标,不许刘标往上一步。
只要刘标不是天子封王,就无法自立为王。
天子尚在,你一个汉室后裔自立为王是几个意思?
想当袁术了?
曹操有政策,刘标有对策。
既然曹操阻挡了刘标的封王路,刘标自然得将这水给搅浑了。
袁绍在河北也修生养息两年了,该平的叛也平了,该囤的粮也囤了。
现在就差个南征的理由了。
是南征曹操还是南征刘标,对袁绍也是个需要谨慎思考的。
如今的刘标,已经不是昔日的刘标了。
刘表和孙权势力的覆灭,已经让刘标可以跟袁绍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哪怕袁谭跟刘标如今是义兄弟,这公是公私是私,该打还是得打。
除非袁绍肯扶刘标登基!
只不过这种可能只存在梦里,还是白日梦。
刘标得向袁绍表达个态度:义伯父在上,请笑纳传国玉玺,称魏公,小侄甘愿为下。
张飞迟疑了片刻,道:“俺一个人,可能搞不定。这上阵杀敌还可以,可要玩嘴皮子,俺这还真不行。”
刘标笑道:“这简单,小侄会三叔准备好话术。另外,小侄也会派个人协助三叔。”
张飞精神一震:“你又要认义弟了吗?”
刘标脸一黑:“三叔,非得是小侄的义弟才行吗?”
张飞哼哼:“大兄、二兄和吕布,都有你的义兄弟,俺凭什么不能有?”
刘标叹气:“找个年龄相仿又志同道合的,很难的!哪有那么多俊彦等着我去认义兄弟?”
张飞兴致缺缺:“那还不如让公祐同去。”
刘标拊掌:“三叔你真是懂小侄,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公祐先生?”
张飞愣住:“真是公祐?”
刘标点头:“公祐先生这两年在栖迟岩陪康成公,学有所得,正是学以致用的时候。”
张飞狐疑:“总感觉你在忽悠俺,真是公祐?”
刘标强调:“不会有假!”
将张飞暂时“哄”回了下邳,刘标又来寻庞统,将送传国玉玺去邺城的部署跟庞统商议。
这原本就是刘标跟庞统商议好的,只是去的人原定不是张飞。
如今要改成张飞去邺城,饶是庞统也不由惊讶:“孟临,你让张将军去邺城,这未免......”
庞统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是要去邺城忽悠袁绍的,要去也得去个能言善辩的吧!
刘标摊手:“没办法,三叔的怨念太大,不给他找点事,我这日子也不安生啊。”
“更何况,我方才又想了想,邺城智士不少,能猜到你我用意的人也不少。”
“若只派个能言善辩的去邺城,未必能成事。”
“可有三叔去就不同了。”
“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三叔要是耍起浑来,邺城众人也未必招架得住啊。”
庞统转念一想。
刘标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传国玉玺是个好东西。
只是送传国玉玺给袁绍,并不是什么大事。
重点在于,如何让袁绍生出称公的想法来。
袁绍不称公,就坏不了规矩。
规矩坏不了,刘标这王也难封。
这风口浪尖的舆论,得让袁绍先去承受。
一只小狐狸唱独角戏,这两只小狐狸聚在一起......
刘标和庞统相视一笑。
家业大了。
刘标也没以前清闲了。
好在家业大了,这能用的贤才也多了。
刘表和孙权势力的覆灭,徐扬荆三地的名人贤士想要出仕,也就只有一个选择了。
当然。
这群人也可以去投袁绍和曹操,刘标一向不勉强。
甚至于。
想去投袁绍和曹操的,刘备刘标父子还赠送路费!
更是承诺:倘若在曹操和袁绍处受委屈了,可以再回来。
建安九年年,二月。
张飞带着孙乾,引了百余骑兵,走下邳入平原前往邺城给袁绍送传国玉玺。
同月。
刘备派诸葛亮和徐庶同入交州,去请避难交州的名仕许靖入南郡。
许靖英才伟士,有参与国家大事的智谋策略。
在交州的时候,每当遇到忧患危急的事,许靖总是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同饥共寒。
又仁义宽厚,颇受人敬仰。
虽说在治政辅军的能力上显得单调空乏,但许靖最适合的位置不是治政辅军。
而是人事!
上到三公九卿,中到刺史太守,下到在野俊彦,受许靖举荐或点评的士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