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对月结义,孙策有周瑜,我有诸葛亮,曹昂有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以十八岁之龄为书佐郎持印去汝南而没人反对的原因。
    不多时。
    诸葛亮大步入内,向刘表问礼。
    见叔父诸葛玄也在,诸葛亮更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书佐郎,你可知罪?”蒯良喝斥。
    诸葛玄也附和喝道:“书佐郎,还不快向使君请罪!”
    诸葛亮老老实实的向刘表请罪:“属下知罪,请使君责罚!”
    刘表轻叹:“子柔、胤谊,你们都这样说了,我还如何治罪?”
    伊籍出声:“使君,书佐郎虽然冒用了旗号,但也让曹操吃了个大亏。”
    “曹操留在陈县的守将韩浩被斩,在睢阳的东中郎将程昱也身死。”
    “天子还遣少府孔融持节去了徐州劝和,封吕布为左将军,刘备为右将军。”
    “曹操这一仗不仅什么好处没捞着,还损兵折将,大丢颜面。”
    “可算是替使君出了口恶气啊。”
    “使君器量宽宏,我以为这小过可以小惩,大功可以大赏。”
    诸葛亮见刘表的脸色变好,遂又取出刘标以刘备名义撰写的《赠镇南将军书》。
    “使君,有刘徐州书信在此。”
    刘表微微诧异:“刘备的书信?我跟刘备并无故交。”
    伊籍笑道:“应该是刘徐州为了感谢使君,这才托书佐郎带信。使君不妨先看看信中内容。”
    刘表微微捻髯,让伊籍将书呈上。
    一看心中内容,刘表脸色剧变,起身大呼:“好字!好字啊!”
    “本以为刘备只是一介武夫,没想到还能写出如此好字!”
    众人面面相觑。
    刘备竟然能让刘表称赞“好字”?
    刘表是谁?
    八骏之首!
    又对字、文都是钻研多年。
    能让刘表如此激动的称赞“好字”的人,这荆州都找不出第二个。
    字写得好,这内容自带三分滤镜。
    等看完内容后,刘表的心情变得更激动了。
    如刘标猜测。
    刘表虽然喜欢听漂亮话,但又鄙视陈词滥调和浮藻连篇。
    《赠镇南将军书》,句句真诚又有文采,字还独树一帜,这滤镜直接叠满了。
    等再看到“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北中郎将卢植门生、右将军领徐州牧涿郡刘备”的署名后。
    刘表顿时生出了知己之感。
    同为汉室后裔,都是大儒门生,又独领一州,文采还斐然,这仿佛让人不禁感慨:东刘备,南刘表,英雄并列,豪杰同框。
    “诸位,可共赏玄德的佳作。”
    刘表对刘备的称呼,直接由直呼其姓名变成了亲切的表字相称。
    不论是蒯良蔡瑁,还是诸葛玄伊籍,早就忍耐不住好奇。
    众人聚头一看信中内容。
    第一反应,字好。
    第二反应,赞美之词。
    第三反应,此人深得夸人之妙!
    难怪使君会如此高兴!
    众人都是人精,平日里也没少夸刘表,焉能不明白字里行间的褒赞之意。
    “的确是佳作,这小隶跟使君不相上下啊。”
    “对使君的功绩知之甚详,足显真诚。”
    “不枉使君派书佐郎去豫州助阵,倒是颇知感恩。”
    “刘徐州有结好之意,使君之名,威震东州了。”
    众人相夸,让刘表更为得意。
    诸葛亮心中亦是惊叹。
    兄长这《赠镇南将军书》用得还真是妙啊。
    趁着刘表高兴之际,诸葛亮又进言:“使君,时局混乱,曹贼又挟天子想令各州。”
    “亮以为,刘徐州既然有结好之意,不如就与其结盟共抗曹操。”
    “若曹操攻荆州,刘徐州则自徐州出兵;若曹操攻徐州,使君就自荆州出兵。”
    “如此,曹操首尾不能两顾,就不敢再轻易对荆徐两州妄加兵祸。”
    刘表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扫了一眼蒯良、蔡瑁、诸葛玄和伊籍。
    结盟是大事,不是刘表一言而决。
    蒯良细思片刻:“如今荆南张羡未平,交州张津也对使君不服;若对荆南用兵,又恐曹操乘虚而入。”
    “不如跟刘备结盟,让曹操不敢轻易对荆州用兵。”
    “自古云:远交近攻。”
    “使君远交袁绍和刘备,近攻张羡、张津,再谋袁术和刘璋,则这长江以南,使君无人可敌!”
    诸葛玄也道:“曹操先祸使君在兖州的乡民,又祸我在徐州的乡民,我与使君,皆跟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
    “不论远近,只要跟曹操有仇的,使君都可以与之结好。”
    蔡瑁则道:“江东的孙策,常有攻荆州之心。如今更是在江东大肆扩张,有吞并袁术之势。”
    “一旦吞并袁术称霸江东,必会进犯荆州。”
    “使君若跟刘备结盟,孙策攻荆州,刘备就可攻其吴郡;孙策若徐州,使君就可攻其庐江。”
    “如此,亦可遏制孙策之势。”
    伊籍也赞同道:“使君跟刘徐州,皆是汉室宗亲,理当守土安民。岂能让外姓宵小四处攻伐?”
    “荆徐结盟,可成掎角之势!”
    四人都一致的赞同了结盟。
    刘备有抵挡曹操的军力,又不跟荆州接壤,这是个极好的盟友。
    大争之世,若没有以一敌众的优势,就必然要寻找合适的盟友。
    否则遇到曹操这种屠城掠地的疯狗,是很难抵挡的。
    刘表见众人赞同,遂也道:“既如此,那就跟刘备结盟。谁愿出使徐州?”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既然替刘备送信,那么诸葛亮出使就是最适合的。
    以诸葛亮的才智,也不会辱没了荆州士人的风采。
    “书佐郎,你可愿出使徐州?”见众人都看向诸葛亮,刘表又问。
    诸葛亮摇头:“荆州地大物博,人才济济,若让亮一个徐州人去出使徐州,或会让人小觑了荆州。”
    刘表捻髯:“书佐郎言之有理。既然是荆徐结盟,自然就得让荆州本地的才俊出使徐州。”
    “书佐郎可有举荐之人?”
    诸葛亮不假思索:“庞德公之侄庞统,被水镜先生称为南州士之冠冕,若庞士元去出使徐州,定可尽显荆州士人风采!”
    刘表轻笑:“书佐郎这是想替士元扬名啊。”
    “既如此,那就辟庞统为从事,前往徐州,跟玄德共结荆徐同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