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投刘一念起,顿觉天地宽。此刘不留爷,自有刘(留)爷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和诸葛亮就会将法正当回事。
    法正只是个小小的军议校尉,刘备和诸葛亮已经扬名多时。
    此时的法正,名望连平原的刘备都不如。
    此时的刘备和诸葛亮,名望又远比昔日的孔融更高。
    听诸葛亮的语气,刘标也早有关注且还提前叮嘱了。
    法正都想抽自己两耳光,是不是天上掉馅饼了,不要被馅饼迷惑了心智。
    可转念间。
    法正又觉得,哪怕真的是天上掉馅饼,刘备父子别有用心,法正也认了!
    再别有用心,也比被刘璋不当回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强!
    “扶风法孝直,见过刘荆州,见过诸葛军师。”
    法正强忍心中的激动,恭敬作揖。
    下意识的。
    法正没有自称“益州军议校尉法正”,而是直接自称“扶风法孝直”。
    这相当于是以私礼拜访,而非以刘璋属吏的名义拜访。
    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人精,故意不谈公务,只以在野士人正常结交的方式跟法正攀谈。
    法正在跟张飞畅聊后,对刘备和诸葛亮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此时交谈,也更健谈。
    这聊得越久,刘备和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也就越高。
    【难怪能让义兄关注且定为最高级人才,扶风法孝直,奇才也!】
    诸葛亮暗暗称赞。
    刘备也是惊叹不已。
    法正不仅擅长军谋还擅长律科,对治军和治民都有独到的见解。
    当日。
    刘备就在江陵城内盛情款待了法正。
    在法正向刘备具述了荆益局势、且将对张飞那席话说出后,刘备一面飞马将消息送往彭城,一面派人撤掉夷道城的兵马且邀约刘璋在夷道一会。
    当初这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是刘标许诺的,张飞的信也是刘标准备的。
    换而言之:这场纷争其实是远在彭城的刘标,假张飞之手在掌控。
    将具体的详情反馈给刘标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在这期间。
    刘备又让诸葛亮在江陵城陪同法正,让法正评价荆州的政策和律科。
    既是给法正表现才能的机会,又是在增加法正的归属感。
    法正如今在西川的位置是很尴尬的。
    刘璋若撤兵,极力支持刘璋伐荆的法正必然会受到中伤。
    法正只是一个小小的军议校尉,刘璋是不会为了法正就去斥责西川的世家名仕的。
    这意味着,法正在西川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然而。
    这对刘备和诸葛亮而言,却是个好消息。
    在刘备和诸葛亮的厚礼相待,以及诸葛亮“不经意”的劝说下,法正也有了投刘标的想法。
    心如神评:
    投刘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此刘不留爷,自有刘爷处。
    而刘标的回应,更令法正坚决了投刘标的想法。
    刘标在得到荆州送来的书信后,当即就派桃源军八健将之一的甘宁飞骑快船入江陵,分别给刘备和法正送了一封信。
    而给法正的信中则是:
    【愚弟久闻孝直兄大名,恨不能早日相见。
    公务繁忙,不能抽身。
    今遣兴霸来此,以表愚弟敬仰之意。
    刘季玉不识孝直兄大才,竟以军议校尉一职相辱,愚弟深恨。
    来日愚弟必亲自挥军,将其生擒。
    若孝直兄不嫌弃愚弟粗鄙,可弃刘季玉入楚国,愚弟必以兄弟之礼相待。】
    而给刘备的信中大意,则是依旧将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让给刘璋。
    如法正提议一般无二。
    这让法正心中更是震撼。
    法正其实也明白,所献计策没有具体了解楚国的国情,是有局限性的。
    未必最佳!
    然而。
    刘标还是采纳了法正的提议。
    这是对法正的信任和欣赏。
    潜台词就是:我可以不要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却不可以寒了法孝直的心。
    “劳烦甘校尉回禀楚公,待我处理完西川事,定会亲往彭城。”法正的脑中已经完全没有刘璋的位置了。
    法正已经决定。
    只等这次回了成都,就带上家小离开西川。
    甘宁提醒道:“孝直若要离开西川,还得谨慎小心。”
    “刘季玉面仁心狠,若得知孝直要去彭城,必不能容。”
    法正凛然:“谢甘校尉提醒,我会小心的。”
    在甘宁离开后。
    法正也拜别江陵众人,策马返回夷道城。
    夷道城内,刘璋早已抵达。
    显然。
    刘璋对刘备的相邀也是很重视的。
    只是见到法正时,刘璋的脸色有些不愉:“孝直,你为何在江陵城逗留多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