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投刘一念起,顿觉天地宽。此刘不留爷,自有刘(留)爷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法正心中更寒。
    虽然我已经决定投刘标了,但在这之前我自问没有对不起你。
    你要伐荆,我支持你。
    你想言和,我替你促成。
    就连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我都替你保下来了。
    我在江陵城多待几日又怎么了?
    强忍心中的不舒服,法正低头拱手:“刘荆州盛情难却,我不好推辞。”
    刘璋冷哼。
    脸上更不愉了。
    碍于众人皆在,刘璋也没再多说,只是让法正自行回白帝城。
    法正心中窝火,又不好发作,独自闷闷返回白帝城。
    在回到白帝城后。
    法正再也忍不住火气,来到孟达的军营中,一言不发,只对着训练用的草人挥砍了不知多少次。
    最后一砍都将手中的剑给砍脱了。
    “甘兴霸说得没错,刘季玉竖子,面仁心狠。如此辱我,来日必将你生擒,以泄我恨!”法正恨恨的将手中的剑柄投掷在地。
    原本法正还在想离开了西川就不再跟刘璋有交集,毕竟跟刘璋好歹也有一段主臣情谊。
    可刘璋的态度让法正心中火气难消。
    在法正看来,哪怕不信“刘荆州盛情难却,我不好推辞。”这个理由,正常的人主第一反应也应该是“有人要用离间计”。
    而不是见面就质疑法正的居心。
    只有对法正从未有信任,才会如此作态!
    孟达静静的看着法正泄愤,敏锐的听到了关键词“甘兴霸”。
    “孝直见到甘兴霸了”孟达轻声问道。
    法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来到孟达身边,向孟达具述去江陵的经历。
    孟达呼吸一促:“楚公刘标,竟要认你为义兄?”
    法正点头,将刘标的回信取给孟达看。
    看了信中内容。
    孟达的心情也变得无比高兴。
    法正和孟达都是扶风郡人,又是一起来的西川,两人平日里关系就极好。
    孟达想的是:刘标认了法正为义兄,今后就可以得到法正的举荐,替楚国建功立业了。
    孟达极重心术,能看得出刘标的野心和大志。
    以刘姓宗室为楚公,意味着刘标已经不将许都的天子当回事了。
    现在是楚公,今后就是楚王。
    只要天命到了,就会上尊号。
    这正是如孟达这等渴望功名的人,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孝直,何不擒了刘季玉,将益州献给楚公?”孟达忽然萌生了个大胆的想法。
    如今的楚国,文武人才都不少。
    想后来居上,就必须有力压前人的功劳。
    若是能将整个益州都献给刘标,这功劳必定位于众将之首!
    孟达的语气变得热切。
    法正吓了一跳:“子敬,我等如今还是刘季玉的属吏。若是弑主献州,今后还如何在楚公麾下立足?”
    “我虽然未曾见过楚公,但观荆州众人的言行也可以推测一二,若你我真行弑主献州的事,定会不容于文武。”
    孟达则有不同的理解:“孝直,楚公有进图天下之心,未来必称帝号。”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帝王会希望群臣文武都是一条心。”
    “若你我跟其余的文武走得太近,不仅论资历名望比不过他们,还会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若想身居高位,就必须独成一系,弑主献州又如何?”
    “这种坏了名声却得实利的事,楚公想做又不能做,楚公麾下那群自矜名声的文武也不敢做。”
    “若你我做了,即便楚公表面会斥责你我,暗地里也会保下你我。唯有如此,我等今后才能真正的平步青云!”
    法正蹙眉:“可子敬你想过没有,倘若这尺度没把握好,楚公也未必能保得住你。”
    孟达大笑:“想居高位,又岂能不冒风险?原本袁曹刘三家相争,就已经互相掣肘了。”
    “再有个刘季玉在西川,随时都可能在袁曹刘对决时侵扰楚国后方。”
    “唯有灭掉刘季玉,才能让楚国真正跟袁绍和曹操抗衡。”
    “即便是以一敌二,亦有胜算!”
    法正迟疑。
    孟达说的虽然有道理,但这弑主献州的背后也有深层次的心术。
    利用法正跟刘标的兄弟之礼,将法正和孟达弑主献州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刘标以诚相待,孟达却要法正利用刘标,这让法正很不舒服。
    良久。
    法正敛容正色:“子敬,此事不可再提!”
    “待刘季玉回了成都,你我就向刘季玉请辞,直接去荆州。”
    “我会将你举荐给刘荆州的,以你的能力,想建功立业不难!”
    孟达没有再争辩。
    在孟达看来,只要能得实利,弑主献州又如何?
    早日助刘标一统天下,不比这假仁假义的强?
    只是法正不同意,孟达也不敢冒险。
    没有法正参与,孟达单独弑主献州,那今后在楚国就真没前途了。
    而在夷道城。
    刘备和刘璋也对疆域的划分有了明确的共识。
    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依旧归刘璋。
    刘璋可以正常驻兵,不可以部署重兵。
    且五县士民可以跟荆州士民正常往来。
    同时。
    刘备会向五县百姓提供耕种农术,助刘璋治理五县。
    对于这个条件,刘璋也没异议。
    相当于,巫、秭归、夷陵、夷道、佷山五县变成了刘备和刘璋的军事缓冲区。
    双方又签订了盟约,且将檄文公示诸县,以安五县士民之心。
    在盟约签订后,刘璋也不再驻留夷道。
    刘璋又将大部分兵马都调回了白帝城附近,只在五县留下少量兵马驻守。
    刘璋的威胁暂时解除后,刘备将重心又放在了荆州内部的镇抚上。
    虽说曹操跟刘标暗中结盟要一起对付袁绍,但刘备也不敢大意。
    再怎么结盟,曹操都不会放弃上庸到襄阳的汉水防线。
    真正意义上跟曹操结盟的,其实也只有部署在徐州的兵力。
    荆州和扬州,更多是去提供粮草军械等等物资。
    而在这期间。
    袁绍、曹操、刘标三方,相互间的明争暗算,也出现了转折。
    建安十年年,正月。
    在深宫中的刘协,再也忍不住对曹操的愤怒,用鲜血写诏书将其缝在衣带中,秘密传给董承,让董承结天下义士共诛曹操。
    董承暗中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吴子兰等密谋,要趁着正月元宵杀了曹操!
    一场针对曹操的杀机,在许都弥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