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袁谭降了,青州改旗易帜(九月最后一天,加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手段,河北的情报一直都显示,周瑜因为孙权被流放而心灰意冷,去了舒县隐居。”
    “没想到竟然亲自引了兵马来平原国。”
    “从一开始,吕布就没想我等放在心上。”
    袁熙忿忿道:“沮监军,我不想知道这周瑜是谁,我只知道再这样打下去,我这一万步骑的士气都快打光了。”
    沮授默然。
    袁熙这支兵马是走幽州带来的。
    单论军士的体格,称得上是精兵。
    可要论军事素养,也只能勉勉强强够看。
    若是遇上普通的对手,凭着人数优势还能所向披靡。
    遇上周瑜这等难缠的,这人数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
    沮授暗暗一叹:终究不能跟打河内的精兵相提并论。
    袁绍的精锐大部分都去了河内,小部分在邺城。
    来跟刘标打的,是袁谭的青州兵、袁熙的幽州兵。
    说好听叫精兵,说难听就是乌合之众。
    也就颜良走邺城带来的兵相对精锐。
    若真是身经百战的精兵,沮授能拿这一万步骑将周瑜干得体无完肤。
    良久。
    沮授摇头:“我军士气虽然低了,但周瑜的士气也不会一直旺盛。”
    “现在拼的就是谁更能坚持。”
    “我已经派人去邺城向明公请求支援,只要明公的兵马一到,即便吕布破了高唐城,这青州的局势我也能稳住。”
    袁熙和袁谭一心想的是嗣子之争。
    沮授一心想的是大局。
    早在第一日没击退周瑜时,沮授就派人去了邺城。
    随后每隔一日,沮授就会派一名信使去邺城。
    如今过了六日,沮授已经拍了六波信使去邺城了。
    若第一个信使去了邺城,袁绍不重视。
    那么第二波、第三波......第六波,袁绍再不重视那也就太自矜了。
    比起几年前,沮授在行事上少了低效率的劝谏多了高效率的手段。
    行事必留多手准备。
    河北兵多,这就是优势!
    按兵不动,那是最愚蠢的行为!
    正说间。
    斥候急急来报:“禀监军,吕布破了高唐城,青州的袁刺史,投,投降了。”
    袁熙大惊:“投降?你可看清楚了?袁谭是被生擒还是被投降?”
    斥候强调道:“是投降,不是生擒。小人还探得,袁刺史传檄青州诸郡县改旗易帜,高挂“楚”字旗。”
    袁熙闻言大怒:“袁谭逆贼,竟敢背叛大魏!”
    城破就算了。
    袁熙也没指望被吕布一战击溃的袁谭能反败为胜击败吕布。
    可传檄青州诸郡县改旗易帜且高挂“楚”字旗。
    这是背叛!
    这是对袁熙的背叛、对袁绍的背叛、对大魏的背叛!
    “沮监军,我们现在留在此地已经没什么用了,得速速退回渤海布防,否则袁谭定会趁机取渤海。”
    “若渤海丢了,我这一万步骑就没粮草可用了。”
    袁熙又怒又急,已经萌生了退意。
    沮授的眼神变得冷冽:“熙公子,妄言乱军心,是什么罪?”
    袁熙一愣:“沮监军,你这是何意?”
    沮授冷哼:“我也想问,熙公子你又是何意?”
    “谁告诉你,我等留在此地就没用了?”
    “谁告诉你,不退回渤海布防,袁谭就会趁机取渤海?”
    被沮授三连问,袁熙脸红脖子粗:“这,这,这都是我推断的,又有什么问题?”
    沮授哼道:“无知!愚昧!”
    “若是退回渤海,吕布军就能直接往西去打邺城。”
    “袁谭投降叛魏,熙公子你又兵败逃回渤海,整个冀州都会因为你兄弟的愚蠢的震荡。”
    “我方才就说了!”
    “我已经派人去邺城向明公请求支援,只要明公的兵马一到,即便吕布破了高唐城,这青州的局势我也能稳住!”
    “从现在开始,幽州军由我指挥,你不得再插手任何一道军令。”
    袁熙被沮授这一顿喝斥,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强辩道:“我跟袁谭那废物不一样!”
    沮授眼神漠然:“在我看来,没什么不一样。听我号令,全军向西偏移,先去东武城。”
    袁熙再想开口反驳时,被沮授冷漠的眼神给盯了回来:“不想战后被明公责骂,就老老实实的听命!”
    袁熙气势一泄,不敢再跟沮授顶嘴。
    沮授很是果断。
    在接替袁熙下令后,就将兵马转移去西面百里外的东武城。
    沮授刚走不久。
    吕布的兵马就走东面的龙凑迂回杀来。
    “竟然跑了?”
    看着满营空立的旌旗,吕布惊讶不已。
    在打探了沮授袁熙的情报后,庞统就制定了走龙凑迂回去沮授袁熙后方的战术。
    却没想到还是晚来了一步。
    而在另一边。
    走仓亭津向平原国转移的颜良郭图,在中途也探得了袁谭投降的情报。
    袁谭的投降,差点没气得郭图当场吐血。
    好!好!好!
    我费心费力的想来帮你,你投了?
    早说你要投,我在黎阳待着不好吗?
    又是损兵折将又是劳累将士,结果却是袁谭投了。
    这样的结果,令郭图难以接受。
    颜良同样被惊得不知所措:袁谭投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郭监军,我们还去平原吗?”颜良没了主意。
    郭图忿忿:“现在去平原,颜将军是要独自面对吕布吗?”
    “就我们这点人,去打兵势正盛的吕布还要提防仓亭津的张飞?”
    “你觉得能赢?”
    颜良悻悻地道:“我知道不能赢,所以向郭监军请教。”
    只是在心底。
    颜良更委屈了。
    怎么听郭图的,又走霉运了啊!
    我到底是应该听郭图的,还是不应该听郭图的啊!
    平心而论。
    郭图的判断力其实是不错的。
    只是颜良最近的运气似乎差到离谱,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
    这战场上的瞬息万变,似乎全都往颜良身上覆盖了。
    郭图将水囊的水往脸上一洒,又用手抹了抹,强行让头脑冷静。
    “袁谭虽然投降了,但沮授袁熙还在。”
    “沮授善兵,即便得知袁谭投降也不会轻言失败。”
    “以我观之,沮授应该会暂时将兵马移去东武城。”
    “东武城有大量的粮草,可以补给军需。”
    “将战线拉长,也能更清晰的判断吕布入河北的兵力部署。”
    “立即折道,去东武城跟沮授袁熙汇合!”
    “再派人去邺城告诉明公,嗣子之争结束了,自今日起,河北上下都会支持尚公子为嗣子!”
    颜良吃了一惊:“郭监军要支持尚公子?”
    郭图一向被袁尚轻视,这事颜良也是知道的。
    故而。
    郭图要支持袁尚,让颜良颇为惊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