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二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袁曹打架,我能有什么坏心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带一户入彭城,可赏田二十亩;带十户入彭城,可赏田百亩,大宅一处;带百户入城,不论出身如何,都可拜名师。”
    “家师曜卿公,又如东州名儒康成公,下邳陈家汉瑜公,等等都可。”
    “稍后我会草拟扶危救难的檄文,将温侯扶危救难的决心和彭城对兖州前来避难的士民的优待,都会一一在檄文上写清楚。”
    “温侯就让这五百骑兵,每人都带上干粮饮水钱币,去兖州张挂檄文。”
    “一定要记住,不要动兖州士民一针一线,若是干粮饮水不够了,就用钱币去买。”
    “一定要让兖州士民,真切的感受到温侯的仁义,感受到彭城士民的关爱。”
    “战争,是人祸:胜,士民苦;败,士民苦。”
    “温侯想必也不希望,丢了兖州士民的人心吧?”
    “如此,温侯不仅能给袁绍交代,还能再给彭城增添民户,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呢?”
    吕布睁大了眼睛。
    本来以往自己就够奸诈了,只是去兖州劫掠,就可以应付袁绍。
    没想到刘标更奸诈。
    这是要趁着曹操无暇顾及,要招诱兖州士民入徐州啊!
    什么最重要?
    人才最重要!
    只要是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是人才。
    一瞬间,吕布感觉自己的格局也升华了,不由为劫掠兖州的决定感到一丝羞愧。
    “若非孟临劝阻,本侯险些坏了兖州的人心。”
    “孟临说得没错,本侯一定要让兖州士民感受到本侯的仁义,感受到彭城士民的关隘。”
    刘标见吕布没了劫掠的心思,遂再次提笔,写下《告兖州士民书》。
    将《告兖州士民书》交给吕布,刘标笑意不减:“袁曹打架,我为兖州士民提供庇护,这心思不坏吧?”
    吕布扫了一眼《告兖州士民书》的内容,又设身处地的代入了兖州士民的视角,不由震撼:“不坏,挺仁义的!”
    “若本侯是兖州士民,看到这檄文,定会连夜举家迁徙彭城。”
    “若曹操得知,恐怕会气得吐血。”
    刘标轻笑:“我倒觉得,曹操应该感谢我!这兖州不安定的士民都来了彭城,剩下的就不会给曹操添乱了。”
    “我方才就说了,利己利人,既利我,也利袁绍,利曹操,利兖州士民,皆大欢喜。”
    “哎,我真是太优秀了。”
    吕布收起《告兖州士民书》:“孟临,本侯发现你最近越来越喜欢夸自己了。你以前可是很谦逊的。”
    刘标笑而不语,也不解释。
    在得到传国玉玺后,刘标忽然发现,人真的是会飘的。
    虽然。
    何进飘了,死于非命。
    袁绍飘了,官渡战败。
    曹操飘了,赤壁战败。
    关羽飘了,丢了荆州。
    刘备飘了,夷陵战败。
    人在贫穷的时候,最是谨慎谦逊,因为只有谨慎谦逊才有机会摆脱贫穷。
    人在暴富的时候,最是粗心自矜,因为只有粗心自矜才有机会显摆暴富。
    但是。
    刘标是人,不是神。
    是人就不会完美。
    比前面五位强的是,刘标只是喜欢夸自己,不会真以为天下无敌、舍我其谁。
    持有传国玉玺,左吕布、右刘备,稳坐徐州,且不到二十岁当了伏波将军、寿春侯,又在士民间享稷子之名、神农传人。
    这诸多名头加身,若是不飘,那才真就怪了。
    吕布很快又将这个心思抛之脑后,拿着《告兖州士民书》就往衙署走。
    吕布要让衙署文吏,将这檄文抄上百份。
    不对,五百份!
    然后让五百骑兵,一人带着一份檄文,去兖州张挂。
    袁涣一听吕布征调了彭城的全部文吏抄录《告兖州士民书》,好奇一看,拍案叫绝。
    当即就让严畯调配钱粮,要在小沛、丰县境内修建义舍,同时又檄告县乡诸吏,接待安顿来彭城避难的士民。
    彭城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如今以彭城为中心的十三个县,才聚民十三万户,男女老弱加起来才五十余万人。
    正是缺人的时候。
    只要兖州士民敢来,袁涣就敢要。
    消息传到琅琊。
    琅琊国长史徐邈听闻后,当即就给臧霸提议,效仿彭城传檄兖州,同时在华县、费县等地设立义舍,接纳兖州士民。
    同样。
    也仿造刘标的模式,带一户入彭城,可赏田二十亩;带十户入彭城,可赏田百亩,大宅一处;带百户入城,不论出身如何,都可拜名师等等。
    臧霸本就是泰山人,自然也希望泰山士民能少受兵祸,当即同意了徐邈的提议,派人去泰山郡和任城国张挂檄文。
    由于这檄文是本着人道主义来请士民去徐州避难的,兖州的官吏即便看出了用意,也不敢阻拦。
    和和气气的来张挂檄文都要阻拦,那下次就只能带兵来了。
    更何况。
    如今袁曹决战,曹操明显处于劣势。
    若是将徐州的刘备和吕布得罪了,谁也难以保证今后能不能苟得性命。
    既然刘备和吕布都只是来兖州表达善意,那就大家和和气气,静观袁曹胜败就行了。
    交界之地,和平种田,没有争斗才是最好的。
    七月。
    诸葛亮派使者自荆州而来。
    “颍川徐庶徐元直,见过伏波将军。”
    听到两人的自称,刘标不由眼前一亮。
    在看了诸葛亮的信后,刘标会心一笑。
    我这义弟,可真懂哥哥我的心思啊,知道我缺人才,这就又送来两个。
    刘标忽然觉得,诸葛亮不来徐州是好事。
    诸葛亮善于交际,身份地位在荆州也不低,荆州不少的贤才俊杰跟诸葛亮或多或少有关系。
    这些贤才俊杰,有荆州本地人,有避难荆州的外地人,又有很多都不被刘表器重。
    既然不被刘表器重,那诸葛亮将这些俊杰贤才送到徐州的盟友处,也不算对不起刘表,反而还促进了盟友间的互动,增进了彼此的情谊。
    这简直就是:徐州驻荆州办事处的人事招聘总监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