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灭胡,大汉不需要天可汗,有贤君就够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官选拔。
    这让蔡琰惊讶不已。
    刘标又告诉蔡琰,《女取士令》去年就已经推行,去年女官选拔第一名,乃是弘农王妃唐姬。
    若今年的女官选拔第一名能被蔡琰得到,那么今后《女取士令》的推行就会畅通无阻。
    第一年的第一名是弘农王妃唐姬,即便有反对的也得考虑下唐姬的身份。
    第二年的第一名是大儒蔡邕的女儿,若是反对的也得考虑下蔡邕弟子的想法。
    至于第三年。
    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没什么反对了,第三年就该成习惯了。
    更何况,唐姬的医术、蔡琰的儒术,即便是男儿也少有能极的。
    这也保证了《女取士令》不是刘标在效仿某个天王选妃,而是真正的为国取士。
    张辽没有辜负刘标的信任。
    建兴十二年(221年)七月,张辽在雁门关外正面击溃步度根、轲比能和扶罗韩的联军。
    斩杀四万余人。
    步度根、轲比能、扶罗韩仓皇逃离。
    张辽又引兵前推两千余里,擒斩步度根和轲比能,消灭鲜卑王庭二十余万人,扶罗韩惊惧投降。
    而东中西三部鲜卑,也相继被张飞、关羽和马超击败。
    此战。
    大汉威震塞北,塞外大小部落,纷纷惊惧请降。
    刘标没有李世民那种享受“天可汗”的虚荣,对待大小部落的请降,刘标的方式更直接。
    贵族皆死,释放奴隶。
    只因这些奴隶,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被劫掠的汉人妇女的子孙以及汉人小孩长大后被圈养成奴隶。
    用刘标的话来讲就是:虽然这些奴隶有鲜卑人的血,但这不是奴隶的错,是大汉对不起这些奴隶及其先辈,理当受到大汉的庇护。
    在刘标的区别对待下,大量的鲜卑贵族开始逃亡,被劫掠的汉人奴隶也相继回归。
    刘标又令人绘制了文姬归汉的图以及大力宣传蔡琰参加女官选拔,以化解汉人奴隶在鲜卑处受到不公而滋生的对大汉长久以来形成的仇怨。
    刘标对待鲜卑的态度,也引起了西部羌人的恐慌。
    西部羌人劫掠的汉民也不少。
    这以前大汉的态度基本都是怀柔和镇压叛乱,打不过就向大汉称臣,压根不像刘标这般“激进”。
    刘标这是压根不想让周边再存在反复无常的附属国,直接这是要灭国的节奏。
    似乎是为了回应西部羌人的猜测。
    在讨伐鲜卑的第二年,即建兴十三年(222年),刘标亲至关中。
    要求西羌国释放所有的汉人奴隶及汉人奴隶的子孙。
    否则就直接灭国。
    见强大的鲜卑都被刘标灭了,西羌王根本不敢反对。
    奈何西羌王想要释放汉人奴隶也不是西羌王能说了算的。
    同年。
    西羌王发生内乱,西羌王被贵族击杀。
    刘标遂令马超入西羌,招降西羌部落。
    又派遣大军入西川,攻杀西羌贵族。
    仅仅半年时间,西羌除国。
    周围小国畏惧大汉虎威又不要附属国,纷纷往西部举国迁徙。
    若不迁徙,平民和奴隶没事,贵族都得死。
    刘标对此不在意。
    人走了,土地留下,就足够了。
    至于西迁的小国贵族,刘标压根就不需要这些小国贵族的奉承。
    更不需要所谓的“天可汗”。
    而在扬州。
    扬州刺史顾雍也传来消息,前将军周瑜率水军东入倭国,尽灭倭国贵族。
    倭国除国,正式纳入大汉版图,改名:瀛洲郡。
    即建兴十四年(223年)。
    这在原历史时空是刘备病逝白帝城的一年。
    不过现在的刘备,在中山国当中山王快活似神仙,儿子都超过三十个了。
    真就一人撑起中山靖王一脉,年初来洛阳跟吕布喝酒的时候差点气得吕布暴走。
    吕布到如今,依旧只有个独子吕方。
    女儿倒是一大堆。
    最终。
    吕布在刘标的提议下,让一大堆女儿跟刘备的一大堆儿子自行看对眼。
    看对了的就成婚,这才让吕布压下了吕布心中的嫉妒羡慕恨。
    虽然没有儿子,但好歹还有外孙。
    刘标又将建兴十四年改为景耀元年,寓意为大汉如阳光一般普照大地。
    景耀四年(226)年。
    刘标颁布退位诏书,二十五岁的太子刘乾登基称帝,改元炎兴,寓意为炎汉当兴。
    当刘乾问到刘标为什么要在四十五岁退位,刘标直接反问:“你觉得你父皇我能活多少岁?”
    刘乾不假思索:“长命百岁。”
    刘标又问:“假如你父皇我百岁寿终正寝,你登基的时候就八十了,都八十了你还当什么皇帝?”
    “虽然当皇帝的要以农为重以民为重以社稷为重,但我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年轻的时候我们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且能明断是非,这年老总有昏聩的时候。”
    “难道你也想让你父皇我今后昏聩如汉武帝,然后将你给宰了、将你母后打入冷宫,再假惺惺的给你哭丧?”
    “更何况。我打了一辈子仗、治了一辈子国,怎么也算是有功于社稷国家吧?我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刘乾顿时哑口无言。
    而刘标最后的一句话,也让刘乾恍然大悟。
    于是乎。
    登基称帝的时候,刘乾就立了五岁的长子刘仁为太子,又对太子刘仁的教育格外用心。
    而后世研究刘备刘标刘乾刘仁四代的时候,惊讶的发现。
    昭宣帝刘仁虽然是二十岁登基,但此时由刘仁追封的昭武帝刘备,以及昭文帝刘标、昭景帝刘乾竟然都还活着!
    四帝同期,竟然没有发生皇家王侯争权的政乱!
    《昭汉书》中甚至还记载了个趣事:昭宣帝刘仁登基第三年的时候,有个叫司马懿暗中联合了一大群士人想要设立中正制,以此来维护世族士子的特权。
    由于刘仁处置不当,对炎汉的名声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对刘仁的威望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刘仁跑去找刘乾问策,被刘乾揍了一顿,刘乾让刘仁去找刘标。
    刘标将刘仁揍了一顿,让刘仁去找刘备。
    最后还是八十余岁的刘备疼爱曾孙子,才助刘仁消除了负面影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