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迅速增长的CDS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扣除这50亿美元的支出。
    红岩还做多石油、铁矿石、黄金,目前已经投入了109亿美元,杠杆只有3.5倍,并不是很高。
    除了风险方面的考虑。
    最主要的是融资成本太高了。
    美联储连续的加息,已经把联邦基金利率加到了5.24%,普通商业贷的利率已经破8。
    凭借红岩的信用,虽然能拿到低息贷款,但追逐长期多头的情况下,高杠杆一点都不实惠。
    剩下的将近20亿美元,基本都拿来交保险了。
    从零五年到现在,红岩通过各种渠道买来的CDS债券总数额已经突破700亿美元。
    尤其是进入零六年后,吃人不吐骨头的投行说动各大保险公司坐庄,卖出的CDS债券越来越多,红岩购买的速度一下快了起来。
    缴纳保险费的数额也不断创出新高。
    按照现在的速度持续到年底,红岩手里持有CDS债券的总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等到次贷危机爆发,能突破1500亿美元。
    徐良没去翻每一个CDS资产包的详细情况。
    “所有CDS债券的结构分布做过调查吗”
    夏长胜点了点头,“针对欧美金融机构企业债的CDS债券占44%,针对美国房地产次级债的CDS债券占32%,针对美国汽车贷款的次级债占11%,针对美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占9%,剩下的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等在内CDS贷款占4%。”
    徐良:“做得很好,我们的CDS债券结构要多元化,别盯着一家薅,否则赚了也是赔。”
    从古到今,要钱都不是一个容易事。
    人与人之间如此。
    公司与公司之间也是一样。
    将来那些保险公司赔大了,怎么从这些保险公司手里把钱拿到手,可不容易。
    “是。”
    “用了多少壳?”
    “27个。”
    徐良点了点头。
    红岩公司旗下的壳不是单纯的皮包公司,而是真实注册,真实运营的投资公司。
    他们分布在全球各地。
    有的是红岩自己注册,有的是收购原本就有的小型投资公司。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而且这些实壳公司后面还有空壳公司,层层嵌套,除非是长年累月的调查,否则根本弄不清楚潜伏在地下的红岩触手到底有多庞大。
    当然,这么复杂的金融结构需要大量的时间经历和金钱。
    但红岩不缺这些。
    放下资料,徐良站起身。
    “去楼顶走走?”
    “好啊。”
    白加道33号是一栋建成已经三十多年的老楼,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不算周围的花园,总计1.5万平米的套内建筑面积。
    原本是香江地产巨头希慎兴业旗下对外出租的高档公寓。
    2001年的时候香江地产陷入低潮。
    希慎兴业对外出售,回笼资金应对地产危机。
    徐良花了三亿港币把它买了下来。
    装修的时候,1~4层作为红岩的办公场地,第五层3000平米作为徐良的私人公寓。
    顶层是3000平米的花园。
    也是给公司员工放松和休息的地方。
    后来天比高那边建成,第五层徐良就很少来了。
    把一部分改成办公区,剩下的泳池之类,都对红岩的员工开放了。
    来到楼顶。
    三千平米的地方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区域。
    尽头是一个被铁丝网笼罩的篮球场,大约占了五分之一的面积。
    还有五分之四,一分为二。
    一半被钢化玻璃笼罩,冬天的时候会变成温室。
    剩下五分之二则摆放着各种盆栽的牡丹、月季、雏菊、兰花,尽可能保证每个季节都有鲜花。
    东边的角落是一个茶吧。
    红岩的员工可以自己泡一杯咖啡或者茶,坐在花园的长椅上休息,或者俯瞰维多利亚湾的风景。
    不过很多部门喜欢在这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开小会。
    “喝东西吗?”
    “不了。”
    徐良也没强求,两人沿着楼顶花园的小径,缓缓走着。
    “火炬集团的三年发展规划,你看过了吗?”
    “看过。”
    火炬集团作为红岩全资控股的企业,夏长胜自然有权利看这份报告。
    “有什么感想。”
    “气魄宏伟,规划合理,如果真能实现,火炬集团将成为国内少有的营收破千亿的工业巨头。”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