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朝堂献策,织布机的问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辽东战场那边可是有七个月的冬季。
    棉服对于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仅仅是多个珍妮机。
    很有可能直接把一个区域的产业链给盘活,让经济快速发展。
    这才是朱慈烺这么兴奋的原因。
    “你真的能弄五百台机器,那我真的能给你培养出五百个熟练的工人。”
    范毓敏说道。
    范毓敏这边本身就有三十个工人。
    同时他们还有三十台机器。
    有这三十个老师,把熟练女工教出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朱慈烺有些兴奋的上前抱了一下范毓敏。
    “你将为大明立不世之功!”
    “这太机器,不应该叫珍妮机,你来命名吧。”
    只要是个大明的官员。
    听见朱慈烺这么说,必然是非常的激动。
    可范毓敏并没有。
    她更激动的是刚才朱慈烺抱了他。
    朱慈烺是那种想到什么事就会立刻去干的人,执行力非常强。
    在确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之后,朱慈烺就急忙拉着曹彰离开了。
    他并没有发现身后的范毓敏整个人差点瘫软在地。
    “死鬼……”
    “不过这机器不叫珍妮机,应该叫什么呢?”
    望着朱慈烺的背影,范毓敏忍不住嘀咕着。
    ……
    很快朱慈烺要在西市建一个大厂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率先发布消息的依旧是杨修编撰的公告栏报纸。
    随后这个消息也很快朝着朝堂里流传着。
    当消息传到崇祯耳朵里的时候,崇祯还一脸的懵逼。
    他怎么没从朱慈烺的口中得知,他要在西市建一个大厂?
    皇城外圈共有东西两个市集。
    比较欣欣向荣的是东市。
    那里有很多的商贩以及店家。
    朱慈烺开的同福客栈就在那里。
    随后就是各个街道。
    其中要数朱雀玄武四大街最为繁华。
    可京城外圈一直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落。
    以往每到灾年。
    每当灾民在京城聚集的时候。
    他们都会选择西城门。
    整个西市就会变得脏乱差。
    那里居住的也都是京城最穷的一帮老百姓。
    所以关于商业上面的发展,一直都没往西市计划。
    如今正好给了朱慈烺一个空档。
    既然你们都不打算发展西市,那西市就让我来发展吧。
    果然今日上朝的时候,朱慈烺主动站了出来。
    “父皇陛下,儿臣想要建一纺织厂在西市。”
    “为何?”
    “范家有女范毓敏,研发出了新一代的纺织机器,一个人能干7个人的活。儿臣觉得此机器必有大用,用朝廷的名义建议工厂每日织布,可以把市面上布匹的价格给打下来,让众多老百姓都有衣服穿,同时也能把布匹运往前线,给将士们做棉服。”
    “而织布需要用到蚕茧,能够打通上游产业链,让百姓们除了种地还能养蚕。棉装需要用到棉花,同时可以打通下游产业链,让百姓除了种植粮食以外,也能在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种植棉花,百姓们都有衣服穿了,还能够发展裁缝业。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
    当朱慈烺说完自己的政见之后,便朝着周围看去。
    没有一个大臣出来反驳。
    薛国观甚至站出来赞同了朱慈烺的说法。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说得有理。”
    不过太子党却没一个大臣站出来支持朱慈烺。
    他们不站出来是对的。
    一但站出来就得给朱慈烺安个结党营私的罪名。
    崇祯在皇位上思考着。
    随后问道:“需要多少银钱?”
    “大概三十万两。”
    建个大工厂需要工人。
    建那些机器更是大额花销。
    不过朱慈烺有莫问莫想两兄弟,他们还认识许多木工。
    人力方面交给他们两人应该没问题。
    可这种技术工种,他们的工钱可不低。
    东西建造出来之后。
    五百个女工也需要银钱。
    简单的算了算,三十万两可能只是打底。
    就在父子俩思考着,到底要不要建这个大厂的时候。
    礼部官员有些诧异的问道:“太子殿下是打算让女人抛头露面做工吗?”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回过味来。
    他们诧异地看着那个说话的人。
    是户部尚书苟悠。
    “这有何问题?”
    “下官以为不妥,自古以来,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
    苟悠还想继续说下去。
    被朱慈烺直接打断。
    “尚书大人可知西北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苟悠有些纳闷,这怎么突然就聊到西北了?
    “下官不知。”
    “那苟大人又可知,南边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太子殿下,我们在说关于女人做工的事情!一旦女人出去做工,那家里的杂活谁来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岂不是乱了套?”
    “苟大人,现在本宫叫你一声苟大人。你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脑子里除了那些迂腐的思想之外,对国策毫无作用!”
    “你!”
    苟悠还想说什么,却听朱慈烺继续道:“现如今大明是个什么情况,在场的所有官员应该心里都有了解,女人为何不能做工?他们下地干活,是不是做工?按照你们圣贤书的说法,是不是女人都不应该下地干活?饭都快吃不上了,尚书大人居然还在纠结这种问题,简直是不辨是非!”
    “如今朝廷需要布匹,百姓也需要布匹!可布匹价格昂贵!现在有了生产布匹的方式,而且还能增加生产数量。这多余出来的利润可以降低布匹价格,给百姓让利。家里男的需要下地干活,女的进厂织布。一家赚两份钱,是不是生活就能好过起来?手里有钱了,他们就会去东市集购买东西,银钱是不是就能流通起来?大明的经济是不是就能好转?百姓是不是就能吃得上饭?此乃利国利民之举,苟大人如此迂腐,那你到底是在为朝廷献策?还是想让朝廷彻底破落!”
    仿佛珠连玉瀑般的追问。
    让面前的苟悠一言不发,沉默了起来。
    同时这番话也让崇祯沉默了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