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出门做工和去青楼卖,哪个更羞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朱慈烺是个什么样的人。
    苟悠在被朱慈烺反驳一番之后,便也不敢吭声了。
    朱慈烺说得没错,他一直都是个迂腐的人。
    但迂腐的人从来不自知。
    但是碍于自己的小命。
    苟悠选择退让。
    不过崇祯显然还有自己的小想法。
    “三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顿时一阵无语。
    好家伙,前段时间才从张府搜出来三千万两。
    距离时间还没半年。
    这半年的时间里,国库几乎没有大额支出。
    怎么现在三百万两都拿不出来了?
    当然这话朱慈烺不会直接说出来。
    说出来不就相当于得罪皇帝老子了。
    “父皇,这个厂子一旦建成,对于整个大明的经济发展都有利好作用。”
    “在怎么利好,能用三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点?”
    崇祯小家子气惯了。
    以前没钱的时候各种抠搜。
    自己的吃穿用度都在抠。
    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库多省点钱。
    现在一夜乍富。
    这么多钱却又舍不得用。
    朱慈烺简单地思考了一下。
    对面前的崇祯问道:“父皇,国库里的钱不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吗?在那里存着,它又不会增加,为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
    哪怕这些钱分币不赚。
    也相当于流入大明的百姓手中。
    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多了三百万两流出去。
    同样也是好事。
    崇祯并不是不明白这一点。
    整个大明都是他的,把钱扔到百姓手里,也不过是从左手倒到了右手。
    可朱慈烺仍旧很犹豫,因为他有他的理由。
    “你去问问户部尚书。”
    朱慈烺转过头看向了董祥和。
    看到朱慈烺的眼神,董祥和身体一震。
    自从薛国观成为首辅之后。
    他便开始动用自己的小权利,先把徒弟给提高了一个官位。
    从吏部侍郎转到了礼部尚书。
    这种别人可能需要用几十年的功夫爬上来的位置。
    如今的董祥和不过四十一岁。
    便成功爬上了这个位置。
    整个朝堂上要说最了解朱慈烺的。
    除了已经死去的张四知。
    就只有面前的董祥和了。
    从年前开始,朱慈烺前往洛阳,董祥和就一直跟在朱慈烺的身边。
    那时他就知道朱慈烺不是一个好相与的。
    同时也知道朱慈烺是一个野心极大能力极强的领导者。
    所以从洛阳回来之后,董祥和几乎没有和朱慈烺作对过。
    不管朱慈烺和张四知打得多么激烈,薛国观也从未参与过。
    最大的原因就是董祥和提醒过他。
    所以现在薛国观成为了首辅。
    而董祥和成为了尚书。
    这两人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和朱慈烺作对。
    毕竟谁能和一个手握实权的太子爷干仗。
    可董祥和怎么也没想到崇祯会主动地把矛头指向他。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
    皇帝不想掏这笔钱。
    太子想掏这笔钱。
    董祥和就是那个要给出说服理由的人。
    那他是向着皇帝,还是向着太子爷呢?
    董祥和咳嗽一声,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启禀太子殿下。最近国库确实充盈了不少,但西北那边每个月都要固定一批银子,他们需要安抚灾民。辽东战场的各路总兵也在每月要银子,他们的粮饷仍旧紧张。所以现在的国库看起来充盈,其实都在为这些做着准备。”
    这番话说的很漂亮。
    董祥和是真的两边都不敢得罪。
    朱慈烺皱着眉头,一直在盯着董祥和的眼睛。
    董祥和则低着头,一直不敢看朱慈烺的眼睛。
    一番对峙之后,朱慈烺终于对崇祯服了软。
    毕竟钱不在自己手里。
    不过刚才他可是给了崇祯一个赚钱的机会,是崇祯自己没有把握住。
    “那父皇,儿臣还有一个想法。”
    “你且说来听听。”
    每当朱慈烺有想法的时候,崇祯内心都要一震。
    毫无疑问,这小子是有脑子的。
    每次提出来的想法都能够准确的命中痛点。
    并且成功的解决问题。
    可问题是这小子提出来的想法过于的天马行空。
    崇祯看不懂。
    满朝的文武大臣也看不懂。
    他们只能带着对未知的恐慌,看着朱慈烺一步步前进。
    生怕他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毕竟他是皇太子。
    他的每一步举措对应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