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城市,可温暖从何而来?它不在高楼大厦之间,而在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次伸手相助之中。
>
>如果这就是‘作秀’,那我愿终生为之。”
文章发布后十二小时,阅读量突破百万。评论区清一色留言:
“这才是人民公仆的模样。”
“求转发!让更多人看到真正的榜样!”
“李局长,我们小区能不能也设个公益门诊?”
三天后,省委书记作出批示:“李言诚同志事迹感人至深,充分体现新时代党员干部初心使命。请宣传部总结经验,形成典型材料。”
与此同时,“听松居”第二家分店在城东开业,选址就在一处老旧小区旁。开业当天,八百多名环卫工人、快递员、保安排起长队,每人领到一份热饭和一句问候:“辛苦了,今天有人惦记着你。”
李言诚站在门口迎客,手里拿着扩音器,声音洪亮:“欢迎大家来吃饭!记住,这里不分贵贱,只分饥饱!”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一个小女孩踮起脚尖,把一朵野花塞进他口袋,笑着说:“警察叔叔,你是好人。”
那一刻,他忽然想起清明那天的雨,想起父亲手中的《大医精诚》,想起女儿演讲时眼中闪烁的光芒。
他知道,这场路还很长。前方或许仍有诽谤、打压、误解,甚至更猛烈的风暴。但他不再惧怕。
因为他已明白,所谓重走人生路,不是逃离过往的伤痛与遗憾,而是带着父辈的信念、孩子的期待、百姓的信赖,一步一步,在泥泞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清晨。
那一日清晨,阳光正好。
饺子在锅里冒着热气,香气弥漫整条老街。
程怀古坐在诊室里,戴着听诊器,专注听着一位孤寡老人的心跳。
李欢声趴在桌上,正用彩笔描绘一幅新的全家福:外公穿着白大褂,爸爸戴着警帽,妈妈系着围裙,而她自己,则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要成为连接光与暗的桥梁。”
街上,卖橘子的独腿老人支起了新伞,吆喝声清亮悠远。
孩子们背着书包跑过积水的洼地,笑声如铃。
一辆救护车鸣笛驶过,驶向远方的医院,载着希望,也载着责任。
而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一个新的公益项目正在酝酿??
名为“程怀古计划”,旨在为全国三千名坚守一线的乡村医生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每年一次免费体检与心理疏导服务。
李言诚站在窗前,望着这座苏醒的城市,轻声说道:
“有人在管我们。”
“而且,会一直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