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巴格里亚尔村的母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荆棘领。
    如今的巴格里亚尔村,已经被改造成了“白马山公路驿站兼养护道班”。
    作为白马镇的次级驿站,巴格里亚尔驿站配有一、二等快马各二十匹,马夫五人,邮差十五人。
    这二十名差役均由附近村庄以及格雷格庄园的军户抽调组成,马术娴熟,对周边地形了如指掌,也有足够的武力自保。
    另有公路养护道班十八人,三班轮倒,负责养护巴格里亚尔村路段约十公里的混凝土道路。
    养护道班的人员,以参与过道路施工的队员为骨干,辅以新招收的、出身清白的农家青年。
    养护道班也负责维护交通秩序,处理道路上发生的纠纷,隐性的福利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原巴格里亚尔村村民、青年琼斯便有幸成为了道班的一员。
    作为荆棘领最常见的名字,巴格里亚尔村的琼斯和他的名字一样平凡,是巴格里亚尔村公认的“老实人”。
    在农村,“老实人”可不是什么夸奖的话。
    嘴巴笨,“认死理”,“不会来事”,家境不富裕,亲戚也没什么背景,还不懂得拒绝左邻右舍明里暗里的占便宜,村长一糊弄就不敢吱声……
    接连震动荆棘领的两桩血案,自然也就跟琼斯一家扯不上半点关系。
    偏偏是这么“一头闷不吭声的黄牛”,在多数原巴格里亚尔村村民都被遣散的背景下,“端上了伯爵府的饭碗”。
    要不是村里眼红的长舌妇们是第一批被遣散的,高低是要传出几句风言风语的。
    今天又是琼斯所在的班组巡逻的日子。
    马车组成的长龙拦住了众人返回驿站的道路。
    “让一让!让一让!道班的人来了!道班的人来了!”
    斯瓦迪亚人出身的道班组长扯着一张破锣嗓子,马鞭挥舞,道班组的马车缓慢但坚定地朝着堵车的中心点驶去。
    琼斯奋力举高手中的旗帜——这面荆棘玫瑰旗由伯爵府发放,见旗如见谢尔弗,凡有冲撞、劫旗、冒名、枉法者,格杀勿论。
    至少在脚下这条坚实的公路上,驻扎在白马山的山地骑士们瞬息可达,足以不折不扣地执行这道禁令。
    围观的商旅们争先恐后地让开身位,原本密不透风的人群当即裂开了一条大缝。
    琼斯的目光下瞥——他还是有点不习惯众人的注视——下身随着敞篷马车的颠簸有些摇晃,擎着旗杆的上半身却不敢有半分动摇。
    道班的马车很快抵达了事发地段——两辆货运大厢马车在这里发生了碰撞,车轴已经断裂,两拨商人正就一匹倒在地上的重型挽马争执不休。
    原本足够四辆马车并排的道路,被这横摆的车厢和散落一地的货物堵得勉强只够一个行人通过。
    见到染成橘红色的道班马车赶到,商人的头领又面带谄笑地围了上来,各自向班组长指责对方不守规矩,才导致了这场事故的发生。
    组长并不搭理,推开两人,跳下马车,自顾自地在车祸现场绕了一圈,心中有了主意,挥手道:
    “先清出半边道路,让别家的马车过去。”
    “琼斯?小琼斯?!”
    组长冲着琼斯招招手,从他手里接过旗帜,又解下马匹的缰绳交到他的手中:
    “这附近你熟,你先返回一步,通知驿站的法官先生们,就说这里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
    除了驿卒和道班外,驿站还配有两名法官和八名执法卫士,负责处理驿站及其周边地区的法律纠纷。
    琼斯点点头,就要上马离去。
    当中一名商人从组长的口中听到“法官”一词时,面色顿时一白,赶忙扯住组长的胳膊,小声恳求道:
    “等,等一等!几位老爷!”
    “我承认,是我的马匹受惊,冲撞了对面这位先生。”
    “恳求老爷们从轻惩罚。”
    说着商人的衣袖一阵滑动,一个鼓囊囊的布袋就落入了组长的腰带。
    组长勃然色变,大庭广众,众目睽睽,这是在给自己塞钱吗?
    这是要自己的命啊!
    组长一杆子捣开商人,将叮当作响的布袋踩在脚下,特意让榆木脑袋的琼斯看了个分明,口中催促道:
    “快去啊!另外,再加一条罪名——贿赂罪!”
    琼斯回过神来,忙不迭地应声,扬鞭而去。
    ……
    作为几十号人生活的据点,驿站自然也有做饭、柴火、理发、酒水、铁匠之类的生活需求。
    加上驿卒们的家属入驻,新生的巴格里亚尔驿站慢慢又发展成了百多户人家的新村落。
    唯有驿站中心广场上静静伫立着的“罹难儿童纪念碑”,仍在提醒着众人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苦难。
    等到解决完路上发生的“货物超载及试图行贿案”,跟随法官们一同返回的道班众人草草地在驿站吃完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