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市长接待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市长接待日并不是你想去都是可以的。自然还是要有筛选的,总之,要筛选掉想真正曝光问题的人,房新建是这么想的,觉得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基于房新建之前信誉良好,也并没有搞事的前科,并不在维权的重点关注的名单里。所以经过简单的询问,加上填写一些资料就可以了。而今天是江华市长带领市长办公室几个人参加接待。
    而前期询问之下,房新建也就是为了1958年如泰运河占用了村里土地的事情,觉得这个事情本来无解,你去反映情况就去反映,反正结果可以预见,最多领导批示应付一下也就过了,应该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反正你不要去反映基层干部作风问题,不作为、乱作为,如何受贿,如何欺上瞒下,就让你去找呗!
    其实接受问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通过邮局,如果是真的想了解实情那些都是可以的,但是毕竟大家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市长知道,也是很大的问题,毕竟市长热线也只是接线生在接,问题是不是可以汇报、会不会汇报给市长,到时候还是有团队解决拦截,也是会筛选的。但是其实是,即便市长真的知道了,也未必会真的解决问题。但是很多人就迷信只要让市长知道了就可以解决问题。就好像信访局一样。其实接受了、了解了问题才是第一步。至于会不会解决,想解决了如何解决,解决多少问题,都是一个问题。
    前面楼诗雨就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路上会出现更加多的问题,一个问题会变成很多问题,在解决的路上继续发生问题,到最后不记得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甚至是绕几圈,终究距离问题越来越远了。这个也许是很多部门解决问题的又一个法宝。
    信箱肯定也是一样,房新建之前就写过信给市委书记,结果是石沉大海,所以,面对面直接说,虽然事情不能直接解决,毕竟自己争取过,努力过,也是没有遗憾了,毕竟大多时候,市长知道了一件事情,虽然不能直接解决,还是会批示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处理,比普通老百姓直接找到有关部门要有效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这个是房新建的借口,其实找到了市长,说什么就由不得村里镇里了,就可以和市长聊聊其他的东西,也可以直接指出失误,提出建议,毕竟市长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也就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指出错误期待改正,如果是不太离谱的错误,又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是个多好的事情?落个察纳雅言的美名,多好!
    房新建和市长反映的情况第一个是如皋应该藏富于民,现在的拆迁其实让外地老板赚了钱走了,归根结底还是如皋人的钱。
    很多年前,房新建想盖房的时候没有获批,就写信给市委书记,因为本村靠近水绘园,应该允许老百姓自己盖房,盖成有特色的民居,开发成为景区,建个桥,连通南北,也是个很好的建议吧,信件邮寄直到去沈海高速服务指挥部上班之后和同事说起来,同事笑他太幼稚:“你自己盖房子,政府才拿个审批的手续费,一栋房子才几千块,政府赚啥钱?但是要是开发商来,地皮赚了钱,然后盖房子,水泥、钢筋、砖头,多收多少税收?施工队增加就业机会,大多是本地的,房子买卖政府收了钱,总之比起来比老百姓盖好一百倍。当然这个是站在政府的立场。”房新建还是幼稚地问:“归根结底老板来赚钱还是做慈善的?赚钱了那不还是如皋的钱流失到外地了?”他同事说:“这个不一样,老百姓贷款就把后面的钱拿过来政府现在用了,税收什么的都是实打实的,要是老百姓自己盖房子,钱在老百姓手上,政府怎么有动力呢?”房新建说:“钱在老百姓手上就可以买车,消费,也一样的缴税的。但是藏富于民不一样的。这样的富才是健康的,可以持久的。可以倍加的”
    当然现在房思建说的藏富于民和之前是有点不一样,在政府附属部门待过是有些想法不一样,但是藏富于民的想法还是一如既往,坚信老百姓有钱了之后政府日子也一样好,而且要健康很多。
    房新建滔滔不绝:“例如义乌的小商品城,一大片的区域,都是老百姓两三间屋的宅基地,盖起四五层高,虽然政府没有收到土地转让的钱,但是钱在老百姓手上,就开办了各种手工艺品工厂,服装厂,纽扣厂等等,大家都有钱就成了规模。下面的店铺做生意,上面的自己居住,也可以开宾馆,就发达了,老百姓的小作坊做大了,就要雇人,本地的不够,外地的就来了,人多了城市规模就大了。政府税收虽然开始是细水长流,渐渐就汇聚成大江大河了。这个就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典范。政府吃蛋就可以了,不要想着吃了鸡。鸡吃了对谁也没有好处。鸡只能吃一次,吃了就没有了,蛋可以经常吃,蛋积累多了,比鸡值钱。就是这个道理吧。
    还有一个就是广深的城中村,广深城中村为什么在其他地方,包括如皋很少出现,我想和广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