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和气生财互相提携处事风格是有很大关系。在我们老家农村为了盖房,谁先谁后谁高谁矮,为遮阴为排水,吵架和对簿公堂的也不在少数。常常一件事情因为分歧最后大家都做不成,而不能先搁置争议做成再谈利益。我想,现在看城中村口日日靠租房为职业的大妈大叔,该是让多少外地人羡慕啊。不过城中村村民自己获得丰厚房租的同时,也为初来广州求职者提供了便宜的住处,我也曾在城中村里跟着中介看过房,十五六个平米,有床有卫浴有厨房冰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月几百块钱。缺点就是没有太阳,不由得想起一个段子:你早出晚归,房子有太阳没太阳和你有关系吗?虽然条件稍微艰苦,但是毕竟给刚刚走出校门初进职场的小白和刚来广州的农民工有了落脚之处。人来了不就有收益吗?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这是双赢的事情。
我也知道市长肯定经常去广州,但是我真的积极推荐,您一定要在傍晚时分去一下城中村,不是招商引资,只是在大型展馆、大型酒店举办招商会,看那些下班人潮由地铁流淌出来,再像流水一样涌进城中村,在各自心仪的美食店小吃摊前大快朵颐,然后散进明灭闪烁的巷道。一定去小巷道里去挤一挤,躲躲身后快递小哥的电动车,避开头顶租客悬挂的衣服,看看擦身而过的行人,从两栋楼中间仰头看看,透过密密麻麻的各种线看到一线天空,虽然这城中村建筑未必合理规划、用地未必合规,也并不宜居,甚至用电和用气方面还有着很多隐患。但是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游客还是值得来体会一下普通人的都市生活,感受一下接地气的人间烟火。但是我确确实实感受了到了藏富于民,因为如皋也可以这样的话该多好,吸引了外地人打工,如皋经济不就上去了?而且是老百姓有钱也会带动城市发展,现在不过是筑巢引凤还是凤来了之后筑巢的顺序而已。即使这边拆迁老百姓有钱了,仅仅是一人几套空房子,还要钱去装修,然后守着房子有什么用呢?
“总之相对来说,让老百姓盖楼就是藏富于民,开发商盖房子就是与民争利。一个是慢钱,一个是快钱,但慢钱更加持久,其实是更加划算的。政府应该有远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我们那边拆迁其实就具有这样的条件。本来要是一二期一起开发,二期河南的安置房就可以不盖。就可以搞成东大街景区的一部分,沿街全部搞成古式店面房。河南的也全部安置到河北的项目。至于区位优势,就是一张桥的事情,即使长江的天堑还变通途了呢。苏通大桥通了对南通带来很多商机呢!
“要是一二期一起开发,村民可以获得安置房的同时,优先用安置的房子换店面房。至于说店面房价格贵,住宅便宜,可以了两三个人合一间,用股权的形式,年底分红。而价格反正按照市场价来了,不过让拆迁居民有优先购买权,而才拆迁的老百姓正是购买店面房的潜在客户。现在拆迁户拿两三套的大有人在,出租本地人租房需求不足。一套房装修下来十几二十万,很多年才拿回装修钱,不要说房子的成本了。很多人不会愿意的,就会空置。空置越多,人气就越不旺。
如果可以让拆迁户购买景区的店铺房。这样的好处有很多。其一:拆迁难度降低,老百姓乐于参与。其二:拆迁上楼是个结束。而这样是个开始,农民安置的新典型。其三:老百姓自己的房子,以后经营就降低了成本,可以良性循环。至于政府的好处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典型它可以是。拆迁安置的新典型它可以是。景区改造升级的典型它也可以是。而现在正好在实施景区改造工程,要是可以稍微变更一下计划。让我们村的老百姓有这个机会尝鲜尝试一下肯定也是市长您的功劳。”
房新建接着说:“而现在反正是拆迁了,地也卖了,建房的水泥钢材砖头的税收对政府也没有什么影响,假如这个方式成立,也就是用店面房抵了一部分安置房而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然后房新建就说到了1958年如泰运河占用三余村八组的事情,当时是用了很远的一块地来换的,但是之后那块地因为耕种不方便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去耕种,所以这块地现在的拆迁,我们希望要回来参加分配。详细资料我已经复印了,档案馆也查过,现场也看过,虽然现在有点晚。但是大家听到还有一块肥肉自然还是想吃一口的。
接下来是提了两个意见,一个是电动三轮车不能进入核心市区的问题,虽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实施上有很大的问题,核心市区有学校,大多年纪大的人接小孩只会开这个车,不会汽油车。没有驾照,虽然本意是为了城市的整洁、为了市民安全,但是实际实施上完全行不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效果不理想。变成了烂尾文件,如果干脆废止,还能增进政府文件的权威性。如果就这样偶尔想起来执行一下,老百姓反响更大,任何政策都需要充分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