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两个结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番外两个结局(第1/2页)
    靖平七年的雨,落在北平新都的青石板街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温茹收起纸伞,倚在国子监新辟的藏书楼窗边,看着檐角滴落的雨水连成线,雨幕中远处宫城巍峨的轮廓渐渐模糊,仿佛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就像她此刻的心绪。
    她刚从蜀地回来,风尘未洗。三年的远游,足迹遍及巴山蜀水,笔下多了数十万字的游记,可心头的那个影子,却未曾被山水洗淡半分。
    温言推门进来,花白的鬓角沾了些雨丝。
    “回来了也不说一声?厨房煨着粥,去喝些暖暖身子。”
    “还不饿,”温茹转身,替父亲拂去肩上的水珠,“爹爹又忙到这么晚?”
    “陛下要重修《魏律》,命国子监遴选通晓律法的士子参与校勘...唉,人手总是不够,”温言看着女儿清减的面容,欲言又止,“你...这次出去,可还顺遂?”
    “都好,”温茹微微一笑,避开父亲关切的目光,“蜀锦极美,我还带了几匹回来,给爹爹做件新袍子。”
    “我一个老头子,穿什么新袍子...”温言叹息一声,终究没再往下说。
    女儿的心思,他何尝不知?只是七年过去,那个人早已位登九五,君临天下,昔日汴京雪地里那一场决绝,如今看来,竟像是上辈子的事了,他还能说什么?劝她死心?
    她早已死心了,只是不肯将就。
    雨声渐密,敲打着窗棂,温言离去后,温茹磨了墨,铺开纸笔,却久久未能落笔。
    雨点敲打着青瓦,汇聚成线,从檐角滴落,砸在院中石板的凹坑里,溅起细小的水花。
    她最喜欢下雨天,尤其是在这北地,雨声总让她恍惚间回到南方,回到国子监学舍的窗外,那个撑着下巴,努力想看清对面之人眉眼,心里揣着只小兔般慌乱又窃喜的年纪,她曾无数次幻想过,若能与他共处一室,窗外雨声潺潺,他伏案处理那些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公务,她就在一旁安静地看书,偶尔抬头,能捕捉到他沉思时微蹙的眉头,或是不经意间投来的、带着温润笑意的目光。
    如今他大概正坐在那宫阙深处,批阅着足以影响天下命运的奏章,他会偶尔停下来,听听这雨声么?
    笔尖的墨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灰影,胸口忽然有些发闷,透不过气的感觉毫无征兆地袭来,这些年,她努力让自己行走在路上,埋首于书卷,用山川的壮阔和文字的浩瀚来填补那份空落,告诉自己一切早已过去,可每当夜深人静,或是这样的雨天,那些被强行压下的思绪便如潮水般漫上来,无声地浸泡着自己。
    爹爹不再催促,或许是终于默认了她的选择,她的一生,大约就会这样走下去,背着书箱,握着笔,行遍千山万水,写下见闻与故事,直到某一天,在某个陌生的驿馆或熟悉的书斋里,安静地合上眼。
    这个念头并不让她恐惧,只是...有些孤单。
    下一次去哪儿?西凉?辽东?还是...海外?
    她怔怔地望着雨幕,想起很多年前,在汴京国子监的学舍里,那个一身儒衫的年轻读书人曾对她说过海外的奇闻:大海以南有大陆,其上鸟兽奇特,袋鼠腹下有囊,可负幼崽而行;更有巨鸟曰鸸鹋,足有三趾,不能飞而善奔...
    那时他眼底有光,而她听得入神,仿佛透过他的眼睛,已经看见了那片辽阔而陌生的土地。
    --可如今,他真的派船队找到了那片大陆,设州立县,将其纳入版图,而他曾许诺的“万国舆图”,也早已悬挂在乾元殿的屏风上,供文武百官瞻仰。
    他做到了所有他曾说过的事,除了...与她有关的那一件。
    她突然站起身,几乎是有些急切地想要摆脱这沉滞的空气,她拿起门边那把用了多年、伞骨已有些旧的油纸伞,推门走入淅沥的雨幕中。
    雨水洗过的街道泛着清亮的光,石板路湿漉漉的,空气里是泥土和植物混合的清新气息,坊市间人烟渐稠,新都的生机透过雨帘弥漫开来,她漫无目的地走着,看雨水从屋檐滴落,在沟渠汇成细流,看探出墙头的花枝在雨中颤巍巍地摇曳,雨声隔绝了市井的喧嚣,世界仿佛只剩下她一个人,和伞面上啪嗒的雨点声。
    她走过国子监西侧的碑林,走过新栽的梧桐巷,不知不觉,竟走到了离宫城仅一街之隔的玉带河边,隔着一片宽阔的广场,宫门的鸱吻在雨雾中沉默地矗立。
    他就在那里面,批阅奏章,召见臣工,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或许...早已忘了汴京旧宅里,那个曾被他用一件外衫裹住,却又被他用话语伤得体无完肤的女子。
    一生的孤单...或许就是这样了。
    就在这时,一把玄青色的油纸伞,悄无声息地移到了她的伞边。
    伞沿微抬,露出一张清俊而熟悉的脸,岁月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