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新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即刻拟出名录!松山萧氏、述律氏嫡系三族,上京道北部拒不纳册的三大部族酋首,及其核心党羽!查实罪证,锁拿其直系亲眷为质!传檄地方:十日内,主犯自缚请罪,缴清隐匿田亩丁口,可免三族之诛!逾时...或再敢串联作乱者--”&bp;他深吸一口气,“斩!三族之内,男丁戍边,女眷没官!家产尽数充为军资、抚民之用!其田土、牧场、奴仆...就地分予无地辽民及安置之汉户!”
    冷酷的裁决如同寒风刮过,堂下众人无不凛然,年轻辽官脸色苍白如纸,身体微微摇晃,老吏也敛去了方才的咄咄逼人,肃然领命:“下官遵命!”
    “至于耶律参议,”卢何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耶律文,带着一种深沉的审视,“怀柔,也非虚言,着户曹,即刻拟‘顺义之家’条陈!凡率先足额纳册缴税之大族、部族,无论汉辽,皆赐匾额,家主授‘乡绅’名衔,准其子弟优先参与行省吏员考选!所减赋税额度...从那些被抄没的家产里出!告诉他们,跟着新政走,不会吃亏!跟着旧族殉葬,只有...族灭家亡!”
    堂下一片哗然。
    倒不是因为卢何这拉一部分打一部分的政策,而是他把这件事交给了辽国旧廷的官员去做,要知道这怀柔一事,可以操作的空间实在太大了,谁是顺民谁是叛党,几乎可以一言而决,如果上任的是个汉官,那么辽境就注定要掀起腥风血雨;而如果是旧廷官员...就意味着如今坐镇辽境的枢密院主使卢何,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偏向于安抚更多。
    好多人要逃过脖子上刀落下来的命运了。
    堂间气氛肉眼可见地随着这件事议定好了起来,耶律文深吸一口气,表示自己必会秉公持正,不负重托,他身后的辽籍官员们,脸色也明显松弛下来,眼神中重新燃起一丝参与感与微妙的希冀--这“怀柔”的权柄,便是他们在这新朝立足、乃至攫取利益的阶梯。
    然而,卢何的目光并未在耶律文身上停留,那深陷的眼窝如同两口吸纳了太多阴霾的枯井,缓缓扫过舆图上那些颜色深浅不一的赭石标记--松山、大定府北部、上京道边陲...这些地方,是旧族盘踞的巢穴,是溃兵啸聚的山林,更是汉辽底层在战火与盘剥下,积怨如干柴、一点即燃的炼狱核心,新政的根基“编户齐民、一体纳粮”在这里寸步难行,并非仅仅因为旧族的阻挠,更深层的是那百年厮杀沉淀在血脉里的敌意与隔阂。
    “新政之基,在编户齐民,一体纳粮。此令不行,则税赋无着,军资民食皆为空谈,遑论抚民安境?”卢何说,“然而欲行此令,必先安民!欲安民,必先消融汉辽之间那堵看不见、却厚逾城墙的冰壁!”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舆图上叛乱最炽烈的松山标记上:“看看这里!看看大定北!啸聚山林的,是匪?是兵?更是活不下去的辽民、失了田地的汉户!他们拿起刀,不是为了给耶律崇尽忠,是为了给家里人抢一**命的粮!汉辽之分,敌国之别,在刀兵相向时,是壁垒;在重建家园、挣命求活时,便是勒死所有人的绞索!”
    堂内死寂,连炭火的噼啪声都显得惊心动魄,先前主张严刑的老吏,嘴唇翕动,终究默然,卢何的话语,撕开了叛乱那层“复国”的冠冕外衣,露出了底下**裸、血淋淋的生存困境与人性的本能--求生。
    “枢密院告示贴满街巷,强推汉文官话,设立官学蒙学,此乃百年之计,非朝夕可成,”卢何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左侧的汉官,又缓缓移向右边的辽官,最终落回舆图,“眼下,当务之急,是要给那些被裹挟、被饥饿和绝望逼到墙角的边民,一条看得见、摸得着、能让他们把刀换成锄头的活路!一条能让他们觉得,跟着大魏新政走,比跟着山里的匪首、比守着祖坟哭嚎更有奔头的活路!”
    他喘息着,停顿了片刻,压下喉头翻涌的腥甜,目光最终定格在掌管军需、屯田事务的汉官主事身上:“张主事,户曹清点出的无主荒地、逆产田亩、草场、山林,剔除需优先安置流民者,尚余几何?”
    “回禀卢公,两京道初步清丈,可供支配之无主荒地约三十七万五千余亩,抄没逆产田亩、草场、山林折合约五十二万三千亩,此数尚在日增,尤以松山、上京北部诸州为最!”
    “好!”卢何叹息一声,“传令!即日起,凡我北平行省治下之民,无论汉辽!凡愿从军平叛者,编入‘靖安营’!此营由枢密院直隶,由李易李将军统辖,专司剿灭境内叛匪流寇!营中汉辽混编,同衣同食,同功同赏!凡靖安营将士,立战功者!无论斩首几何、破寨几座、擒获匪首几员!皆按枢密院新颁《军功授田令》论功行赏!所授之田,即从上述无主荒地、抄没逆产中支取!功大者,授良田百亩,赐耕牛农具!功次者,授田五十亩、三十亩不等!战殁者,所授田亩由其家眷继承,官府免其赋税三年!此田,永为私产,可传子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