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百八十二章下南洋(三)(第1/2页)
巨港码头的喧嚣被海风揉碎,远远抛在大魏船队的后方,七艘如同海上堡垒的“伏波”级战船,拱卫着庞大如山岳的定海号,劈开万顷碧波,犁出一条翻滚着雪白泡沫的航迹,坚定不移地朝着西方驶去。
风帆吃满了强劲的东南信风,鼓胀如饱满的云团,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船队保持着严整的阵型,在无垠的蔚蓝上沉稳游弋。甲板上,水手们早已褪去了初入南洋的惊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麻木的熟练,他们沉默地忙碌着,加固索具、调整帆角、观测水文,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利落,只有偶尔望向那深不可测的西方海域时,眼中才会掠过一丝陌生与凝重。
杨哲依旧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独立于定海号高耸的艉楼之上,海风鼓荡着他的衣袂,猎猎作响,仿佛随时要将他单薄的身躯卷入这无边瀚海,他双手扶着冰冷的柚木栏杆,目光穿透波光粼粼的海面,投向那水天相接、模糊而遥远的地平线,三佛齐的“龙牙门”据点,如同棋盘上落下的第一枚棋子,但杨哲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棋局,还在更西的地方。
“参议大人,”陈沧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海风磨砺出的粗粝,“航向无误,顺风顺水。按海图和领航官估算,再有个把月,就能望见天竺的陆地了,”他顿了顿,“只是...前方水域,怕是比南洋更不太平,听闻那边不仅有土邦王公,还有大食人的大船,甚至...更西边来的夹板巨舰。”
杨哲没有回头,只是极轻微地点了下颌,仿佛陈沧所言不过是拂过耳畔的微风:“不太平?那便让它太平,大魏的炮口之下,容不下第二个声音。”
他的目光落在船舷下方,那里,清池工业区几个月前新铸的重型舰炮炮口幽深,在炽烈的热带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这便是身后站着一个庞大帝国所带来的底气了,可以说越往南洋走,这底气就越足--在灭掉了辽国的今日,这世上还有能和大魏相提并论的帝国么?或许是有的,但起码现在还没出现在眼前。
航程在单调的波涛声中推进。海水的颜色从南洋那令人心醉的翡翠绿,渐渐过渡为一种更深沉、更厚重的靛蓝,天空高远,云层稀薄,唯有烈日当空,无情地炙烤着甲板,蒸腾起扭曲视线的热浪,空气变得越发燥热粘稠,带着一股浓烈的、与南洋香料截然不同的咸腥气息。
终于,在某个被烈日灼烤得几乎窒息的午后,桅斗上瞭望哨嘶哑变调的呼喊撕裂了海面的沉闷:
“陆地!正前方!天竺!是天竺海岸--!”
所有昏沉疲惫的目光瞬间被点燃,齐刷刷投向西方海平线,起初只是一抹模糊的、灰褐色的长影,随着船队的逼近,那长影迅速在视野中拔高、延展,最终化作一片无边无际、郁郁苍苍的绿色海岸线!
海岸并非平直,而是犬牙交错,点缀着大大小小、如同绿宝石般镶嵌在蔚蓝绒布上的岛屿,近岸处,海水呈现出奇特的黄绿色,那是无数河流裹挟着恒河平原的泥沙奔涌入海的结果,空气中弥漫的咸腥里,开始混杂进浓郁的泥土、植被腐烂以及某种奇特焚香的气味,浓烈、复杂,带着古老大陆特有的混沌生机。
“传令!落半帆!减速!水师战船前出警戒!瞭望哨加倍!”陈沧的声音吼得震天响,甲板上的气氛瞬间绷紧。
船队庞大的身躯缓缓靠近海岸,很快,一座规模远超巨港的滨海大城轮廓在视野中清晰起来,城池傍海而建,依托着一条宽阔的河口(克里希纳河),巨大的条石码头如同巨人的臂膀探入海中,码头上樯帆林立,停泊着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船只:有比大魏福船更显笨重、船身浑圆、高耸着奇特弧形船尾的本地商船;有挂着巨大三角帆、船身狭长如刀、充满异域风情的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甚至还有几艘体型巨大、挂着陌生旗帜、船身线条刚硬、船楼高耸、明显装备着炮位的西洋式盖伦帆船!
它们的存在,瞬间浇灭了船队初抵天竺海岸的些许兴奋,带来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原来...不止是大魏的战船拥有火炮?
码头上人头攒动,肤色深浅不一,服饰五花八门,裹着头巾、蓄着浓密胡须的大食商人;皮肤黝黑、只着兜裆布的本地苦力;穿着丝绸长袍、佩戴金饰的本地贵族;甚至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穿着紧身皮外套、腰间挎着弯刀的西洋人,正用毫不掩饰的审视目光打量着这支突兀闯入的庞然大物,喧嚣的声浪混杂着各种听不懂的语言,扑面而来,嘈杂而混乱。
“老天爷...这...这比三佛齐热闹十倍不止!”一个年轻水手忍不住惊叹,眼睛瞪得溜圆。
“看那些大船!那炮窗...乖乖,比咱们的好像也不差多少?”另一个经验丰富些的老兵指着那几艘西洋盖伦船,语气凝重。
杨哲的目光瞬间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