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律令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数不多的象征。
    有这么一个人在朝堂站着,也算是表露出了几分接纳如今已占领辽境辽人的态度--至于枢密院如今成为了统纳辽国两京四道的庞然大物,作为副使该有的滔天权力,就不要想了。
    萧哈鲁知道这一点,所以作为之前的辽国重臣,如今的降臣,他在朝堂上一向只看,不说,如同一具泥胎木偶,任谁也没有想到,他今天居然会主动开口--并且是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
    顾怀略感意外与有趣地换了个坐姿,以手托腮,轻轻点头:“说说吧。”
    这一幕无端让萧哈鲁想起了当初面对辽帝时的场景...只是片刻走神,他就立刻反应过来,慌忙移开视线,环视殿内诸公:
    “辽东故地,魏辽之民杂处,或有龃龉,或有隔阂,然而此等隔阂,于白山黑水间或难化解,于那万里之外、同处绝域、共面蛮荒的博安洲呢?何不颁下明诏:凡我大魏子民,无论魏人、辽人,抑或归化之奚人、渤海人,但有雄心、有胆魄、有家资者,皆可向朝廷申领‘拓殖特许状’!自备船只,自募人手,自携器械粮秣,扬帆南下博安!凡能于博安洲圈占无主荒地,筑寨屯垦,勒石为记,经朝廷勘验核准,其地便永归其所有!朝廷仅象征性收取地契之费!且十年内,所产所获,除必要之关税外,朝廷分文不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百八十六章律令(第2/2页)
    他越说越快,声音洪亮,带着一丝急切和期盼:
    “陛下!朝廷只需掌握特许之权,制定拓殖之律,于博安洲择紧要处设几处‘转运司’,驻以精兵,掌理勘界、收税、仲裁、邮驿即可!其余一切,放手予民!辽东的魏人辽人,江南的豪商巨贾,北地的军户悍卒...为了土地,为了财富,为了子孙基业,他们自会如百川归海,涌向博安!他们会比任何官办的屯垦更高效!比任何王师更坚韧!他们会用血汗和刀犁,替陛下、替大魏,将那片蛮荒彻底变成熟土!辽东之民与魏人之别,亦将在同舟共济、并肩开拓中,消弭于无形!此乃既开疆于万里,又融民于无形之上策!”
    萧哈鲁之言,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又泼入一瓢滚水!殿内瞬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郑功的移民实边论,任彬的武力征服论,张阁老的徐徐图之论,在这套充满野性活力、几乎完全依托民间力量的“特许殖民”蓝图面前,居然显得如此苍白而拘谨!无数双眼睛亮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出身江南、与海商关系密切的官员,更是呼吸急促,仿佛看到了金山银海在向自己招手!
    顾怀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地、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落在了萧哈鲁身上。
    这位辽人副使,这位朝廷上的招牌,竟能如此精准地道破他心中盘旋已久的方略核心--甚至于比起被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尚书、阁老,都要看得长远!他微微颔首,指尖的叩击终于停止,那深潭般的眸子扫过依旧争执不下的郑功、任彬、张阁老,最终落回杨哲身上,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洞悉一切的弧度。
    “杨哲,”帝王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终结所有争论的威严,“萧副使之言,深得朕心,这‘拓殖特许’之制,你海外都督府,想必早有腹稿?”
    杨哲深深一躬,枯寂的眼底毫无意外之色,仿佛一切皆在预料之中:“陛下圣明,臣确有所思。此制,非凭空而来,臣观泰西佛郎机等国,其海外拓殖之基,便在于‘特许’二字,其国君王,授予豪商巨贾以‘特许状’,许其组建商行,招募私兵,建立据点,开拓贸易,甚至代表其国家宣战媾和,其商行所至,国旗随之,利益所驱,无远弗届。”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又精准冰冷:
    “臣以为,可效其精髓而更张之,制《大魏海外拓殖特许律令》:其一,在当初的江南私掠证基础上,设‘特许状’等级。甲等:许组建武装拓殖商行,可拥有私掠船,于无主或敌对地域武装拓荒、建立据点、宣示主权、进行贸易,其占据之无主土地,经朝廷勘界使核准,可享九十九年完全产权,仅需缴纳象征性‘皇权金’;乙等:许进行大规模贸易、移民屯垦,占据无主土地享五十年产权;丙等:许个体或小团体移民、垦殖、贸易。”
    “其二,凡持甲、乙等特许状者,其拓殖商行内部事务,朝廷原则上不干涉,唯须遵守《大魏律》根本,禁戕害同族,禁蓄意灭绝土蛮,所获土地矿产,朝廷拥有优先收购权。其商行武装,需接受海外都督府或当地转运司节制。”
    “其三,于博安洲及未来其他新拓之域,择天然良港要冲,设‘转运使司’,直属海外都督府。转运使司只掌:勘界定土、征收关税及特许地税、传递朝廷文书邸报、维持基本秩序、仲裁重大纠纷、提供有限庇护。其余民政、赋税、防务,尽由各拓殖商行或移民聚落自理!”
    “其四,颁《先占令》:凡于朝廷未宣示主权之新地,无论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