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爷,一共进去了两次。”道衍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王爷,这是他第一次去的时候绘制的图。”
朱棣接了过去,图纸上一个奇形怪状的大罐子,一旁注释“炼钢高炉”。
“人被送去锦衣卫了?”
“王爷,当场证明是假冒的车夫,士兵就将他给砍了。”
道行说的很平淡,没有一点惊讶和悲伤,似乎杀了一个和他们无关的人。
明面上确实和他们无关,
即便锦衣卫去查,也查不到燕王府。
朱棣摇摇头,随手将纸丢了,
“没有什么用。”
这只是个外形,里面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连仿制都无从下手。
道衍低声问道,
“王爷,确定要进炼钢作坊搞破坏吗?那可是陛下看重的地方。”
朱棣冷哼一声,
“本王就是要砸了炼钢作坊,让陛下不放心朱允?,将炼钢作坊收归朝廷。”
“咱得不到,也不能让这小子把持了。”
道也附和道:
“王爷,如果收归朝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好渗透了。”
朱棣愣了一下,仔细琢磨,道行说的很有道理。
炼钢作坊就是个聚宝盆,可以随便定价,
这么大一块肥肉一旦收归朝廷,王公大臣肯定眼珠子都红了,只要不是个智障都会立刻扑过去,
那个时候,管事、账房、匠作,甚至守门的士兵,都来自不同势力,
作坊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反而容易下手。
那时,作坊的人数也会翻上几番,甚至燕王府都可以渗入进去,
不像现在,作坊犹如铁桶一般防守严密,想进去当个铲煤的小工,都要查祖宗八代。
朱棣哈哈大笑,
“道衍,你这么说还真有道理!那就更有必要去捣乱了!”
“给它捣鼓出一个大?嗦子!”
朱棣兴奋地拍着大腿,似乎看到北平府的一个秘密的地方,炼钢作坊拔地而起。
道衍沉吟了一下,缓缓道,
“王爷,贫僧派人去盯着了,他们进出大门都要回应口令了。”
“尤其是经常有朝廷的人去拉货,有煤矿、冶铁作坊的去送货,进去都要口令。”
“贫僧现在命令他们,记下每一次的口令。”
朱棣微微颔首,
“善!”
有人设定口令会有一个习惯,上半句和下半句会有关联,很容易猜测到。
作坊的守卫不会是精锐,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正午的阳光十分毒辣。
朱允?留在灵谷寺吃了素膳,之后会等下午暑气散了才回去。
朱允通则直接回了别院。
今天要处理的事情不多。
他正在处理文书,老吴送来了情报。
一共就两张纸,
第一张只有两句话,翻译出来就是琉球的人已经在山南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宅子、土地、货仓和码头。
这个进度已经超过了朱允通的预料,虽然只是站稳了。
但是他们已经有了火枪,占领山南是很轻易的事情。
张庆松是个将才,他丝毫不担心后续的进攻。
按照这个进度,估计入冬的时候就能全部控制琉球了。
但是自己还能等到那个时候吗?
朱允?叫来了许小棠,
“记得你说过,你有个本家想做海贸?”
“殿下,就是奴婢的九叔。”
“多大了?”
“殿下,他今年三十九岁。”
“开过船吗?”
“禀殿下,他之前上过海船,跑过五年呢。大明立国后,一直在长江跑船。’
朱允通算了一下时间,大明禁海不过十年左右,五年这个时间差不多。
“咱可以让他去海贸。”
“殿下,真的?”许小棠惊喜地问道,
九叔可是一直惦记大海,
可惜国朝禁海,他只能眼馋,现在连大海都见不到。
朱允?提醒道,
“但是这一去,可能十年就无法和老太公见面了。还要携带家眷一起去。”
如果可行,就安排去琉球,
那是大明的属国,不受大明海禁的影响,
虽然和大明不能大规模贸易,但是和其他国家可以啊。
海贸不仅带来财富,还能促进当地造船业的发展,积累航海人才。
许小棠迟疑了,这事她无法做主,
“殿下,奴婢需要回去问问九叔的想法。
朱允?点点头,
“嗯,你去问问。他可以带上同伴。但是不需张扬。”
朱允?打开第二张纸。
纸上只有一首诗。
是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个就不需要翻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