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第二份奏疏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晨光灿烂。
    京城,朱允?别院的前书房,杨士奇靠窗而坐,在安静地看书。
    阳光透过窗户,在书房留下斑驳的光影。
    晚春的清晨不凉不热,正适合看书,杨士奇看的十分入神。
    后院已经空了,只有两个上了岁数的嬷嬷白天在值班。
    只有前院的书房,因为杨士奇在,还有一些人气。
    他申请辞去翰林院编修的职务,去跟随通殿下,但是陛下不仅没有批准,还派了一个翰林院侍读过来和他谈话。
    无奈,杨士奇只好暂时作罢。
    眼下他也不急着走,还有正事要做。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来了,扎着两个发髻,穿着绿色长裙,
    “芦苇高,芦苇长,芦花似雪雪茫茫……………”
    小女孩唱着儿歌,左手拿着一串糖葫芦,右手挽着一个蓝布包裹。
    包裹有些沉,坠着她的小胳膊。
    杨士奇放下书,迎了出去,笑着招呼她:
    “云萝。”
    自从丽妃死后,她被周二沙送来这里,就养在了别院。
    孩子乖巧懂事,大家都很喜欢,尤其是后院的两个嬷嬷,将她当成了自己的孙女一般。
    云萝吃力地递上包裹,
    “先生,给您的。来人送到了门房,我就给您拿来了。
    杨士奇接过包裹,故意考校她:
    “什么样的人?”
    云萝摇摇头,大眼睛忽闪,陷入回忆,
    “我只看到了背影,一身灰色的短打,很壮实的汉子,骑着一匹骏马。
    “对了,他的手掌很宽厚,应该是个习武的好手。”
    杨士奇点点头,能看到这么多已经很伶俐了,
    “好啊。谢谢你!”
    云萝摆摆手,
    “先生客气啦!”
    她吃着糖葫芦,从东侧的山墙外去了后院。
    很快,房后传来她的娇声大呼,
    “周婆婆?钱婆婆?“
    杨士奇打开包裹,里面是王行修改润色后的奏疏。
    前天他去了一趟宝华山,拜访了王行,两人为了修改奏疏,昨天书信往来不断,这已经是两人协商后的第三稿了。
    第一份是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奏疏,
    杨士奇发现上面有一封信,是王先生的亲笔信。
    信中写了他最后的修改思路。
    翻开奏疏,看着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楷,杨士奇有些感动,
    “先生又是一夜未眠啊!”
    第一份奏疏改动比较大,主要是删去了“摊丁入亩”的部分。
    王行认为这是一个良法,有百利而无一害,推行的阻力最小,因此应该留殿下留着。
    等殿下位登大宝,就可以晓谕天下。
    杨士奇不断点头,表示赞同,这就是给殿下收买人心用的。
    “摊丁入亩”废除了中原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切实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百姓再也不用为了少纳税而杀子,
    开明的士绅必然会大力支持,
    殿下会因此而迅速赢得民心,安定天下。
    杨士奇仔细看了一遍,没有什么大的争议。
    偶尔几处细节上有分歧,但是不影响全局,最终他决定以自己的意见为主。
    这是最终的定稿了。杨士奇拿出毛笔,开始誊抄。
    先抄写的是第二份,“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奏疏。
    左手草稿,右手空白的奏本,
    前方摊开了一张纸,上面洋洋洒洒写满了字,“坐维坐容,背欲直,貌端庄......”。
    杨士奇模仿这个字体落笔誊抄。
    两份奏疏足有上万字,一直抄写到日上正午,杨士奇才放下了毛笔,揉揉酸涩的手腕,
    看着眼前的两份要上交通政司的奏疏,他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全部抄写完了。
    两份奏疏的字迹完全不同,
    第二份就是给朱允?的人准备,具体给谁,杨士奇也不知道。
    这两份奏疏必将再次搅动朝局,
    他和王行都认为,陛下年老体衰,精力不济,这两份奏疏带来的震动,至少能让殿下安定大半年。
    如果陛下采用了第二份的奏疏,殿下甚至可以平静两年。
    杨士奇将第一份奏疏留下,这是以殿下的名义呈送的,由自己亲自送去通政司。
    不过,不是今天送,而是等到第二份奏疏引起朝野轰动之后,看效果再送。
    将第一份奏疏放在一旁的匣子里,用蓝布包裹了第二份奏疏,
    他又将王行的来信,奏疏的旧稿全丢进火盆里烧了。
    屋里很快烟雾。
    杨士奇打开了所有的门窗,忍着呛人的烟气,拿着木条拨弄着火堆,直到全部燃烧殆尽,
    这是殿下叮嘱的,往来书信全都不留,阅后即焚。
    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