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去了,朱元璋又吩咐道,
“云奇,找出那个任命方孝孺的奏疏,废弃!”
~
黄子澄的前院。
今天他大摆酒席,为方孝孺接风洗尘。
方孝孺昨天下午抵达京城,本该昨晚就举行宴会。可是昨天朱允?奉旨去检查江宁县的农田耕种情况,方孝孺自己也说要上奏疏,最后就定了今天。
今天客人很少,只请了三五好友,朱允?今天也来了,坐在上首,方孝孺、黄子澄分坐左右。
方孝孺这次回来,多了一个称呼,正学先生”。
朱允?最高兴,一直低声和方孝孺说话,
“方先生去了这两年,咱无时不刻想先生回来,今日终于得偿所愿,本王十分欣慰!”
黄子澄已经喝的有些高了,大声嚷嚷,
“方正学,你的奏疏胆子够大!佩服!”
众人都是暗戳戳地请求立储,唯独方孝孺,直接奏请立朱允?殿下。
大家既惊叹他的傻大胆,心中也钦佩他的勇气。
方孝孺摆摆手,淡然道,
“还需要各位一起努力。”
这句话有些冷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能豁得出去的。
朱允?环视众人,微笑道,
“陛下即将下旨,任命方先生为翰林院侍讲。”
众人齐声叫好,
“方正学这一步迈的大!”
“去宫廷授课,前程锦绣!”
“......“
黄子澄满脸笑容,也和众人一起端起酒杯恭喜方孝孺。
可是他的心里却酸溜溜的,自己在翰林院蹉跎了五年多,至今还是翰林院编撰,方孝孺一回来就是侍讲,双方的差劲迅速拉大了。
方孝孺很谦虚,和众人喝了几杯。
不过,他喝的很少,都是浅酌。
等众人喝了一轮酒,朱允?又说道,
“陛下昨晚批准了十个勋贵的清辞奏疏。”
黄子澄大喜,
“陛下又批准了十个?那就没剩下几个了。”
黄子澄一拍大腿,
“好啊!淮西勋贵自废武功,有人失去根基了!”
众人齐声喝彩。
朱允?也很高兴,淮西勋贵掌控的兵力太可怕了,每次想起都心气不足。
唯独方孝孺捧着酒杯,低着头,沉思不语。
朱允?察觉了不对,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直接询问。
黄子澄摇摇晃晃站起身,要去放水,带动了其他人也跟着去了。
酒席上只剩下朱允?和方孝孺,
朱允?急忙问道,
“先生怎么闷闷不乐?”
方孝孺苦笑道:
“这次回来,下官察觉朱允通殿下在朝野的声望,已经无人能敌。”
朱允?脸色瞬间苍白,那岂不是自己也比不上。
他急忙一把抓住了方孝孺的衣袖,惶急地问道,
“先生,那......那本王岂不是......”
朱允?鼻子一酸,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母妃甚至连命都搭上了,竟然和储位无望了?
方孝孺急忙安慰,
“殿下莫慌,只要陛下选择你,其他的都不足为虑。”
朱允?惶恐极了,死死抓住他的袖子不放,问出了最大的困惑,
“先生,陛下为何选择我,老三不是更强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他问过黄子澄,黄子澄认为朱老三不值得一提。可是朱允?从不这么认为,他知道朱老三很强。
方孝孺低声解释道:
“殿下,就是因为他太强了,有自己的想法。以后会将陛下的规矩改的面目全非,陛下不敢用,也不会用他的。”
朱允?沉默不语,仔细思索方孝孺的话,
他发现方孝孺的分析更合理,不由地苦笑了几声,原来自己有望成功,竟然是因为自己很弱?
方孝孺看出了他的心思,安慰道:
“殿下,治国要以孝为本,殿下纯孝,完全符合当一个储君的条件。”
外面黄子澄几个人吵吵嚷嚷地回来了。
他们刚要重新入席,管家前来禀报:
“老爷,宫里来了旨意。”
黄子澄一拍巴掌,
“方正学要当翰林院侍讲了!”
众人齐声喝彩,纷纷向方孝孺拱手道贺。
方孝孺满面红光,急忙起身还礼。
众人吵吵嚷嚷,互相谦让着走进院子。
管家已经摆好了香案,迎来了传旨的郎中。
朱允?带着众人迎接圣旨,院子里安静下来。
郎中展开圣旨大声宣读,
“......方孝孺一介书生,妄议立储......文辞巧饰......当恪守本分……………”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