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乾清宫。
暮色沉沉。
今天的小朝会的时间有些长,重臣纷纷表示了对方孝孺的奏疏的担忧。
吏部尚书詹徽甚至建议,将方孝孺下狱,
“陛下,此獠妖言惑众,当诛之!”
朱元璋见重臣无一人赞同,只好将奏疏暂时搁置。
小朝会终于散了,重臣告退。
乾清宫十分安静,纱帐在风中轻轻摩擦的声音清晰可闻。
朱元璋皱眉道,
“云奇,方孝孺至今还没有来?”
本想让方孝孺过来,当着重臣的面解释他的想法,顺便转移大臣们的火力。
结果内官去了两次传旨都没找到人。
朱元璋有些失望,也有些生气,还没有到休的时候,方孝孺跑哪里野去了?
周云奇躬身道:
“陛下,老奴已经派人去第三次了,方孝孺家的院门一直都是锁着的。”
朱元璋捻着胡子,有些疑惑不解,即便方孝孺外出,家里也有仆人在的。怎么会锁了门?
“有没有去找找,方孝孺去哪里了?”
周云奇回道,
“陛下,去的小太监问了附近的邻居,都说不知道他的去向。内官去了他常去的茶馆、酒楼、他的几个至交好友的家里,都没有找到人。”
“最后小太监从守城的一个小旗那得知,昨天傍晚方先生就出了城,只有一辆牛车,赶车的是他在京城的管家”
顿了一下,周云奇又继续道:
“小太监回来反应,有读书人堵门谩骂,甚至向他的院子丢东西。”
朱元璋呵呵笑了,想起刚才一群重臣气急败坏的样子,不屑地说道:
“被方孝孺动了利益,他们急眼了。”
看来方孝孺有可能出去躲避风头了,毕竟这个奏疏将天下的官绅、读书人得罪光了。
读书人皓首穷经,就想来一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结果,方孝孺上来一刀就要砍掉他们最直接的利益,简直要了他们的命根子。
也难怪他们不顾斯文。
周云奇问道,
“陛下,用晚膳吧?”
朱元璋微微颔首,
“来点儿酒。”
周云奇苦着脸,“陛下,您还在吃药呢。”
“二两,就二两。”朱元璋竖起两根手指头。
“老奴遵旨!”
周云奇去张罗晚膳了,身后传来朱元璋的咳嗽声。
用过晚膳,朱元璋在周云奇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大殿。
站在殿前,纵目远眺东方,朱元璋站了很久,神情寂寥。
一轮残阳挂在天际,云霞灿烂。
咱和?儿看的一样的夕阳,不知道他在杭州怎么样?
是不是对咱满腹怨言?
晚风温暖,朱元璋又去御花园转悠了两圈,直到天色昏暗,皇宫变得朦胧,才返回乾清宫。
“云奇,派人再去叫方孝孺。”
朱元璋在御案前缓缓坐下,开始批阅奏疏,刚戴上老花镜,侍卫前来禀报,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宋忠求见。”
朱元璋又摘下镜子,
“宣。”
宋忠大步进殿,身后还跟着刚要去传旨的小太监。
宋忠上前拱手施礼,
“陛下,是臣让内官回来的,臣这次来就是禀报方孝孺的去向。”
“哦?”朱元璋放下御笔。
宋忠解释道,
“陛下,方孝孺离京了。是他友人破门而入,才确定人已经走了。
原来,方府被读书人丢了满院子的垃圾,不仅臭不可闻,还招来不少苍蝇。
四周的邻居都很有意见。
可是方孝孺迟迟不回来,坊正就去报了官。
“陛下,最后是兵部主事齐泰、应天府衙的治中邓辉,一起破门而入。”
“他们进去后,发现方府的仆人全都不在了,在书房的桌子上发现了方孝孺留下的一封信。”
朱元璋有些疑惑,感觉其中有不少疑点。
方孝孺心跟火炭似的,要为朝廷效力,多年养望,终于积累了好名声。
跟着朱允?,不就是想当个帝师吗?
眼看就要收获了,怎么舍得一走了之?帝师不当了?
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方孝孺是个很有韧性的人,脾气很倔,这次返回京城的所作所为很不像他的作风。
“宋卿,查了没有?”
宋忠躬手回道:
“?陛下,臣派人追查了。前天下午,方孝孺在黄编撰的家中接了圣旨后,回了自己的府上。’
“之后,他的管家就去通政司递交了奏疏。”
“管家回来之后,就散了仆人,大概在酉初,赶着牛车离开了京城。”
“管家和守城门的小旗打了招呼,两人是一个坊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