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朱元璋插了一嘴,
“小旗看到了方孝孺?”
宋忠躬身解释道,
“?陛下,牛车加了棚子,但是小旗隐约看到有人斜靠在里面。
朱元璋捻着胡子,对宋忠的回答十分满意。
宋忠比蒋?强太多了,做事条理清晰,目标十分明确。
不过,他对方孝孺的离去半信半疑。
太突然了。
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过。
方孝孺竟然就这么走了,连声招呼都不打?又会去了哪里?
朱元璋问道:
“信呢?”
宋忠从袖子里摸出一封信,
“陛下,信原来在齐主事那里,臣已经取来了。
周云奇上前接过信,转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信件,抬头的称呼是:“诸友!”
给他所有朋友的。
方孝孺在信中发了一通牢骚,说是看透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朝廷肆意虐杀大臣,残暴不仁,决定归隐山野……………
最后是一首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取来山巅青云松,化为鱼竿钓九天。”
!!!
看不上官场,将朕批了一顿,然后要去山里当神仙?
朱元璋勃然大怒,满纸悖逆之言!
“这样的沽名钓誉之徒,也配当‘正学先生?可笑至极!”
他将信丢给了宋忠,
“存档!”
“将这厮找回来!”
只有朕不用你,没有读书人拒绝朕的道理!
夏伯启叔侄很硬气,不想为朝廷服务,还去了自己的左手大拇指,
结果呢?
朕砍了他们的脑袋!
宋忠拱手领旨,
朱元璋又问道,“外面是什么反应?”
“禀陛下,读书人群情汹涌,斥责方孝孺是沽名钓誉的贼。甚至还牵连了殿下。”
“知道了。”朱元璋点点头,都知道方孝孺是?儿的人,牵连也是难免的。
宋忠告退了。
朱元璋捻着胡子,前思后想,心中却疑惑不解。
方孝孺之前不是这样的,是个满嘴仁义道德、君臣父子的儒生,现在竟然突然变脸了。
这一年多,他经历了什么?
为何变化这么大?
朱元璋吩咐道:
“云奇,拟一封信,给蜀王,让他详细禀报方孝孺在成都的表现。
他又想起来,前天斥责了方孝孺。
莫非是方孝孺觉得丢面子了,临走前扔了一个震天雷,然后拍屁股走了。
就这点心胸吗?
就这样读的圣贤书?
方孝孺应该不至于,咱杀了他的父亲,他还不是孜孜以求给朝廷效力。
朱元璋想到了信里的指责,其中一个成语十分刺眼,“嗜杀成性”。
在方孝孺的眼里,朕竟然是这样的帝王?
方孝孺这一举动,还将女儿给牵连了,读书人一定会认为朱允?就是方孝孺的大后台。
一份奏疏,一封信,竟然将朕祖孙两人给裹挟了。
“好手段!”
朱元璋气愤难平,连声冷笑,
“方孝孺,不过盗名窃之辈!”
朱元璋从御案上翻出一份奏疏,是册封朱允?为皇太孙的。
“云奇,收起来吧。”
周云奇上前恭敬地接过圣旨。
朱元璋有些郁闷,
这已经是第二次暂停册封了。
本来想早点册封朱允?,东宫的詹事府多少可以帮着分担一些朝政,自己也轻松一些。
结果炼钢作坊爆炸,推迟了近半个月了。
眼看作坊爆炸的事情要淡去,朱元璋再次拿出册封的圣旨,
本想今天下午和重臣们摊牌的,
结果,方孝孺又上了一份震惊天下的奏疏。
天下人都知道,方孝孺是朱允?的亲信,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册封皇太孙,等于向天下人表明,朱允?是支持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
朱允?会因此被天下读书人唾弃,以后当了皇帝,也是一个声名狼藉的皇帝。
读书人的毛笔也是能杀人的。
朱元璋只好再次搁置了,
只是,这次的暂时搁置时间要更长了。
方孝孺的奏疏还刚开始蔓延,等举国皆知,至少要两个月以后了。
即便朝廷不采纳奏疏的建议,也至少等冬天了。
如果朝廷采纳,拖延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朱元璋的盘算再次落空,不由地长叹一声,感慨“造化弄人!”
没想到一个册封,竟然命运如此多。
朕就是想偷个懒,怎么就这么难?!
炫儿也是个命苦的孩子,连郡王都没有封,就等着“皇太孙”呢。
现在朱允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