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经是吴王了,女儿的头上还是空空如也。
~
东宫。
朱允?看着满桌子的珍馐,却食不知味。
方孝孺的“官绅一体”的奏疏,着实将他炸惜了。
他想破脑袋也想不通,方孝孺是得了失心疯了吗?
现在好了,方孝孺成了读书人的公敌,读书人将他的家都砸了,扔了那么垃圾。
昔日的朋友现在都不敢说认识他,不少人在忙着割袍断义,唯恐被愤怒的读书人抓住泄愤。
还有,方孝孺真的不想当官了,就离开好了,反正现在也是白身了。
大家好聚好散,以后江湖再见还能说几句话。
方先生留那封信是几个意思?
留书信也就罢了,为什么说那么多的话?竟然将朝廷批判了一通。这简直就是指着皇爷爷的鼻子骂啊!
朱允?也不解,一向讲究忠孝仁义的方先生是怎么了?
提倡官绅一体当差,是为不仁;
不辞而别,并将朋友置之危险的境地,是为不义;
公然指责陛下,是为不忠;
因为自己的一时之快,将家族陷入绝境,是为不孝。
方先生为何如此狂妄,成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人?
莫非被人给魇镇了?
方义从外面回来了,上前拱手施礼,
“殿下......”
不等他说话,朱允?已经丢了筷子,霍然起身,
“去书房说话!”“
朱允?大步在前,方义紧随其后。
朱允?在书桌后坐下,靠在椅背上,
“说吧,外面都是什么反应?”
方义躬身道,
“殿下,外面的官绅都没有任何反应,现在是读书人反应最大,纷纷叫骂,”
“甚至有人要杀了方先生,要灭了他的族。”
“和方先生来往过密的官员、文坛的领袖,都被点名骂了,包括黄编撰。”
“有的读书人甚至将矛头指向了殿下,说是殿下支持的。”
朱允?听的心惊肉跳,皱眉道,
“他家的仆人怎么说?没出来帮大家解释一二?”
他总觉得其中有蹊跷,方先生不是这种顾头不顾腚的愣头青,这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奏疏,怎么可能不事先和人商量。
他一直怀疑,方孝孺是被人陷害的。
方义回道,
“殿下,方先生家的仆人都被遣散了,奴婢就见了其中两个,一个负责做饭的老嬷嬷,一个是书房打扫的小厮,他们都表示什么也不知道。”
“管家呢?”朱允?问道。
“殿下,管家带着方先生出城之后,就失去了踪迹。”
“他的家人呢?“
“禀殿下,管家的家在池州府,没带家人来京城。”
朱允?陷入沉思,
之前从未听方孝孺说过,要归隐山林,怎么突然就走了?
眼看自己就是皇太孙了,方孝孺只要咬牙坚持,必将是帝师,怎么在黎明的前夕去做了隐士?
方先生之前的远大理想,就这么放弃了?
朱允?愁眉苦脸,心乱如麻,
无论是方孝孺的本意,还是被人坑了,自己这次都遇到麻烦了。
奏疏肯定是方孝孺上的。
大明朝还没有冒名顶替上奏疏的事情,何况通政司也说了,是方孝孺的管家送去的。
想着奏疏的内容,朱允?就头皮发麻,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人言否?!
自己和方孝孺绑定太深了,眼看要被方孝孺给坑了。
“临走拉了一坨大的!”朱允?忍不住爆了粗口。
方义等他发泄了情绪,又继续说道,
“殿下,奴婢去见了黄先生,黄先生也是无比愤怒,认为方先生此举太过孟浪。”
朱允?急忙问道,
“黄先生如何说?”
现在也只能靠黄子澄了。
黄子澄虽然没有方孝孺那么多心眼子,但是至少做人实诚,不会突然冒出一个奏疏,更不会不辞而别。
“禀殿下,黄先生建议,殿下上一份奏疏,弹劾方孝孺,反驳推行“官绅一体”的建议。”
“弹劾......方先生?!”
朱允?愣住了。
虽然他很生气,但是之前还没想到要这么做。
他有些意动了。
如果能撇清关系,自己和读书人的关系还有缓和的机会。
但是,他又有些犹豫。
万一中间有什么误会呢?
再说了,方孝孺刚出问题,自己就跳出来撇干净关系,天下人怎么看?
朱允?既想摆脱方孝孺带来的恶劣影响,又想要脸,一时间陷入纠结。
方义继续道,
“殿下,黄先生认为,现在必须尽快和方孝孺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