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老朱的缩减版革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秦逵急忙拱手解释道,
    “陛下,百炼钢的硬度、韧性都和......和之前的钢有些差别。”
    朱元璋明白了,就是百炼钢的性能不如朱允?的钢,所以只能加厚,怪不得手感这么沉。
    朱元璋放下火枪。
    看着眼前一排五杆火枪,他的心里有些郁闷。
    ?儿在的时候,他只需要提一个数字“一千杆”,剩下就是等待。
    不需要太久,威力无穷、制造精良的一千杆火枪就入库了。
    现在,
    工部调集了全国最好的工匠,
    一个月!
    五杆!
    这还是朕连下几个旨意的结果。
    羽林左卫的火枪营还在等着火枪呢,朕也许诺过了。可是这一个月才五杆,猴年马月能配齐?
    秦逵低着头,他当然知道眼下的产量拿不出手。
    “秦卿,射程如何?”
    “禀陛下,射程是之前火枪的七成,有效射程可能会更少。”
    秦逵不敢夸大,这种数据如果夸大了,军队实现不了,那就是欺君之罪。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烦躁。
    品质不如也就罢了,竟然连射程都缩水了。
    沉默片刻,朱元璋对秦逵道,
    “多招募工匠,一个月至少五十杆。”
    七成也值得去造,比钢制火铳的射程远多了。
    产量太低,那就人力来凑。
    以后万一有个不对付,一对一比不上?儿生产的,那咱就十对一,人海堆积过去。
    秦逵拱手道,
    “陛下,经过盘点,炼钢作坊还有五千多斤钢。”
    朱元璋毫不犹豫的下了命令,
    “封存!暂时不用。”
    这是帝国最后的好钢。
    如果不能将炼钢作坊重建,这些就要留在最关键的时间。
    至于什么时候最关键,他现在也不知道。
    “秦卿,炼钢作坊怎么样了?”朱元璋又问道。
    炼钢作坊炸了,朱允通、关大匠失踪了,朱元璋决定用朝廷的力量重建炼钢作坊。
    “?陛下,作坊之前的工匠大多还在,臣已经将他们召集起来,在旧址努力找出线索,争取早日做出图纸。”
    “秦卿,给他们的待遇要好,要充分信任,不要让外界的俗务打扰了他们。”
    “臣遵旨!”
    小朝会结束了,重臣们告退。
    朱元璋靠在御座上,摘下老花镜,看着他们渐渐远去。
    这次的革新,看似步子很小,但却是极其关键的一步,是皇权和士绅权利之间的一次此消彼长的争斗。
    朝廷给官绅优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尤其是乡村,皇权不下乡,全靠乡绅维持秩序,引领风气。
    但是也要限制官绅的特权,不然官绅就会反噬朝廷。
    今天这一步如果能走出去了,走踏实了,等于后面的君主多了一把控制官绅的刀子,
    不管谁继任当皇帝,只要在此基础上小步慢走就可以了。如果要笼络官绅,就可以放宽一点尺度;打压官绅,就收紧尺度,
    但是这一步如果迈不出去,后来的君主想迈出第一步,那就太难了,几乎不可能。
    朱元璋深知官绅力量的可怕。
    自己是开国君主,还可以用无上的权威压制他们,
    后面的守成之君,长于深宫之中,很难有这个魄力和威望,不被权臣裹挟就是万幸了。
    乾清宫重新恢复了安静。
    初夏的风无声卷动帷幔。
    朱元璋喝了几口茶,一旁摆放的五杆火枪异常的刺眼。
    他沉思片刻,招来了值守的翰林院侍读,
    “传旨,着府军卫收缴一应火枪,以待更换工部新造之火枪。”
    “着兵部将收缴火枪悉心保养,务必妥善保管。”
    现在配备的火枪都是最好的钢管,以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有,也许再也没有了。
    至少现在坏一杆,就少了一杆。
    朱元璋决定封存起来,说不定哪天有大用,不能现在就糟蹋了。
    他又想到了军营的钢制火铳,犹豫再三,决定火铳就不收了,
    二十多万个钢制火铳,全部收缴的话,会动摇军心。幸好工部试验过了,用百炼钢造的火铳也能用,这个和火枪不一样,射程差别不大。
    看着五杆火枪,朱元璋心中憋着一股邪火却无处发泄。
    炼钢作坊没了,军队的武器就大踏步后退。
    军队的钢制兵器才流行一年多,钢制火铳还能继续用,但是钢刀、钢枪的储备有限,再更新就只能重回铁器时代了。
    ?儿这个瘪犊子!
    你日岗岗跑了,连作坊都不给皇爷爷留下,真是白疼你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