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做了一夜的噩梦,他的气色很不好。
太监的调查结果,吕氏的笑语盈盈的模样,朱允通坠崖,种种事件在他脑海里交织,形成一个一个恐怖的小故事。
最后干脆不睡了,起来简单洗漱,准备去用膳。
张节过来低声道:
“太子,昨夜,景阳宫的郑嬷嬷死了。”
“怎么死的?”朱标神情变得严肃,这么快就灭口了,吕氏下手很迅速啊。
希望她能吸取教训,以后当个慈母。
“禀殿下,景阳宫说,是伤重不治。
朱标一口气憋住了。
刚升起的期望被浇灭了,心中十分失望。
“胡说!”
“不长脑子!”
自己心里一直念着多年的情分,对吕氏手下留情。
可是吕氏为何就不能体谅一下咱?
为何总想给孩子下点绊子呢?
张节缩缩脖子,没敢继续说下去,他深知真相并不重要,关键是公开的死因指向谁。
朱标沉声道:
“派人去告诉景阳宫,郑嬷嬷是醉酒而死!告诫他们,再乱传乱说的宫人,一律打死!”
“是,殿下!”张节躬身道,然后出去挑了一个太监,命令去景阳宫传达太子的谕令。
朱标的脸色十分难看,纠结了良久,才咬牙道:
“传令,太子妃吕氏有疾,着薛妃暂代东宫事!”
本想冷落几天,让吕氏自己反思一下错误。结果她就知道灭口,却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那就只能惩罚的重一点,希望她能警醒吧。
张节急忙躬身领了谕令,出去安排人书写、用印,然后分别两个妃子处传令。
朱标心里很糟糕,没有一点食欲,胡乱用了一口早膳,换了衣服就出发去了奉天殿。
乌云满天,看不到一丝星光,浓浓的夜色笼罩京城,伸手不见五指。
只有车周围的气死风灯洒落淡黄色的光芒。
朱标一路都在生闷气,吕氏太不让人省心了,昨晚以为点醒了她,早晨才发现没点醒。
吕氏怎么就这么顽固不化呢!
朱标叹了口气,摇摇头,暂且放下家里的烦心事。
很久没出来这么早了,父皇应该还没到奉天殿吧?
他撩开窗帘,竟然意外地发现奉天大殿灯火通明,父皇竟然已经到了?
朱标匆忙进殿,看到父皇正在御案后批阅奏折。
他的心中十分感动,父皇一直都是如此勤政,为了帝国呕心沥血。
快走几步,朱标上前施礼,
“父皇!”
朱元璋抬起头,
“标儿,来的这么早?用早膳了吗?”
“父皇,儿子用过了。今天醒的早,就早些过来了。
“标儿,近期身体如何?”
“父皇,儿子身体很好啊!李院判也说了,他开的药三天吃一次,儿子也坚持吃了。”朱标有些疑惑,父亲的神情怎么有些沉重?
自己的病早就好了,现在也就是调理身体,争取早日去了病根。
“那就好,御医说你不能着凉,最近下雪,会冷几天,你自己要多加小心。”
说着话,朱元璋拿出一本奏疏,
“你看看吧。”
朱标看了一眼标题,当即有些意外,
“李院判奏请丁忧?”
他急忙打开扫了一眼内容,昨天上午李院判的母亲去世了,李院判奏请去职丁忧。
朱标摇头叹息,
“李院判自幼丧父,是他的母亲缫丝、织布将他抚养长大,他这下打击太大了。”
朱元璋也不禁唏?,
“李院判是个孝子啊,自从他母亲生病,他就亲自伺候汤药,睡在母亲卧房的外间,有点动静就起身去看看,这半年他都快瘦脱形了。”
朱元璋拿起御笔批了“准”,
“咱吩咐太医院派人去吊唁,白天再下旨给老夫人一个诰命。李院判一直兢兢业业,医术也十分高明,咱就让老夫人走的风风光光的。
“父皇,按规制该追封为“淑人’。”朱标补充道。
“那就‘淑人”。”
父子俩三言两语就定了封赏。
朱元璋放下御笔,看着朱标,他知道儿子心里有事,但是他想等儿子自己开口。
朱标咳嗽一声,说道:
“父皇,五弟还在京城,是要年前让他回封地,还是先过了元旦?”
朱元璋有些失望,咱等的可不是这件事。
“让他去李院判家代表咱去吊唁,之后就回封地吧。”
父子俩突然都沉默了。
朱元璋也不着急,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茶。
朱标想找个话题,可是他发现脑子空空的,
最终忍耐不住了,只好咳嗽一声,
“父皇,东宫儿子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