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子妃做事是有些,有些,呃,欠缺周全。”
郑嬷嬷的死,父皇肯定知道了。
虽然父皇可能不知道赵三虎家的事,但是吕氏身边的嬷嬷突然死亡,其中缘由就耐人寻味了。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提醒道:
“为君者,不能有妇人之仁。”
吕氏做的那些事,是欠缺周全吗?
是欠缺人性吧?!
事到如今,太子还为之遮掩,朱元璋有些不悦了。
朱标躬身道:
“是,父皇,儿子已经下令,着薛妃暂管东宫事。”
朱元璋心中叹息,这个处分还是太轻了,总比没有强吧。
“标儿,皇家是有规矩的。”
老朱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朱标额头渗出了细汗,有些拿不住陛下的意思,
“父皇,莫不是要废了太子妃?”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儿子一眼,既然儿子都挑开了话题,他也就明说了,
“咱看这个儿媳妇不行!”
摊牌了!
不装了!
咱想给你换个媳妇!
朱标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父皇,再有五天就是元旦了,如此喜庆的时候废了太子妃,会人心惶惶的,也,也太不吉利。”
朱元璋冷哼一声,
“要不是考虑年关接近,这个时候废太子妃于国不详,你以为咱会忍?”
朱标擦擦汗,
“父皇,吕氏也许是一时糊涂,您先让儿子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她还在执迷不悟,那就,就,就考虑废太子妃!”
说完这句话,朱标已经满头大汗。
老朱有些心疼了,不愿意再给儿子压力,只得摆摆手,
“你自己定吧。”
朱标的这个处理差强如意。
但是老朱深知,儿子和吕氏感情很深,骤然让他换个太子妃,儿子肯定会强烈反对的。
暂且让太子妃失去权力,年后再找机会吧。
朱元璋对吕氏的观感更差了,这就是褒姒,妲己一类的妃子,竟然让我儿如此忍让姑息,日后一旦干涉朝政,必成祸患!
年后不能再留了!
朱元璋盯着朱标,告诫道:
“不管是皇后,还是太子妃,不过是一个女子罢了。刘备尚且说,‘女人如衣服。你是太子,身边嫔妃、宫女如云,不应沉被儿女之情所牵绊!”
“是,父皇。”朱标恭敬地回道。
可是他的心里很不以为然,女人如衣服?为何孙贵妃当年死的时候,你让我为她披麻戴孝?
那可是母后才能享有的哀荣。
朱元璋知道,一两句话说不透的,他拿出一叠奏疏,
“标儿,还是先议议朝政吧。”
“是,父皇。”朱标接过奏疏,开始翻阅起来。
朱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什么妃子、儿子都被他忘记了,
“六个奏疏,全是要钱的!”
朱标苦笑不已。
西南有土司叛乱,安南也在蠢蠢欲动,沐英要用兵,需要大笔钱粮;
西凉有蛮人频频劫掠,五军都督府建议明年用兵,这也需要钱粮;
户部要储备开春的赈济钱粮;
朱元璋又拿起一叠奏疏,
“你看到的只是重要的几份,这也是!”
父子俩相视苦笑,四处八方都伸手要钱粮,可是帝国的钱粮是有限的,
朱元璋叹了口气,
“咱都感觉国库这点钱是杯水车薪了。’
“父皇,幸好咱们一边花,国库也一边收。”朱标安慰道。
朱元璋拍拍奏疏,
“收的那点税费差太多了,咱打算再加印一些宝钞,粗略估计先印一百万两。”
“父皇,今年全年收入,折合不到两千万两银子,一百万两会不会太多了?”
“标儿,先暂定这个数,等上午朝议,听听大臣的意见。”
“是,父皇。”
父子两个暂时定了一百万的数额。
至于发行这一百万两需要多少准备金,父子俩压根没想到。这个时代还没这个概念。
朝廷大规模使用纸钞都算开了先河了,
宋朝虽然用了交子,但是只在局部地区,主要是川蜀使用,
中央朝廷下令推行纸钞的,大明还是头一家。
大明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上午的时间匆匆而过。
临近年关,大朝会已经停了。
今天上午来的都是重臣。
朱元璋父子经过和重臣们商量,暂定印五十万两宝钞,计划大部分用于明年开春后采购军需。
之后又议论了明年开春的垦荒、衙门封印后的安排,明年军事部署的大概方向。
最后一个议题是今年问斩的最后一批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