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去泉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决定了。
    老朱家难得有个皇孙做点实事,必须大力推广,让天下人知道,老朱不是只有混蛋王爷,还有个聪慧的皇孙。
    蓝玉跳了出来,大声道:
    “尚书此言差矣!平滩晒盐完全不影响煮盐。”
    “陛下,臣建议全面推广晒盐法,时不我待!如果产盐量能够大幅提升,则朝廷的钱粮也会缓解一二。
    现在边关购买军粮,一部分是来自屯田,
    还有一部分来自商人运去九边的粮食,边关将士拿盐引换粮食。
    如果盐产量提高了,边关换的粮食就更多了,更充裕了。
    朱元璋看向朱标。
    朱标躬身道:
    “父皇陛下,臣支持全面推广。”
    朱元璋一槌定音,
    “杨兆兴,你来全面负责,立刻行文各盐场、相关州府,在海滩、盐湖全面推广平滩晒盐法!”
    杨兆兴躬身领旨,大声道:
    “陛下,臣一定全力推行平滩晒盐,并保证在这个春季产盐。”
    朱元璋微微颔首,
    “善!”
    他的心里有些激荡,龙袍里的手有些抖,继轧花机造福百姓之后,咱孙子的又一个举措出来了!
    太长脸了!
    环视群臣,他又拿出一本奏疏,
    “下面就议议,朝廷是否要向民间借债。”
    周云奇再次给重臣发了几本抄录的奏疏。
    老朱捻着胡子,欣赏着群臣的惊叹。
    看口型就知道,他们在说“又是”。
    没错!
    奏疏依然是咱孙子的!
    好好看吧!
    接下来咱们议议。
    -
    长安宫。
    朱允?正在完善国债的建议。
    咸阳宫的一个太监来传令,太子召见。
    朱允?简单收拾一下,去了咸阳宫。
    到了宫门前,朱允通发现挑帘子的小太监很面熟,似乎在哪见过。
    进了前殿,他又回来了,上下打量一番小太监。
    小太监缩着脖子,有些惶恐。
    朱允?想起来了。
    杏花遇害后,那天晚上偷偷烧纸钱的,就是这个小太监。
    “你叫什么名字?”
    “殿下,奴婢小王柱。今天拨到咸阳宫当值。
    “哦?还有个大王柱。”朱允?笑道。
    “殿下,有大王柱,老王柱。”
    朱允?被逗笑了,
    “好,小王柱,你在这好好干活。”
    ~
    书房,朱标正在看书。
    看到朱允?进来请安,他放下书,调侃道:
    “来的这么快?怎么没出宫请安?”
    “呃,那啥......今天学堂布置了太多的课业。”朱允通回道,“下午的朝会结束了?”
    朱标指指一旁,
    “坐吧。你的平滩晒盐法,朝廷决定大力推广。明天上午你别去学堂了,跟咱去詹事府,都转运使司的都转运使杨兆兴要见你。‘
    “是,父王。”朱允通答应下来。
    杨兆兴要见自己,无非是商量建造盐田的事情。
    朱标有些遗憾地说道:
    “你提的国债,小朝会没通过。”
    “为何?”朱允通有些意外。
    朝廷不是很缺钱吗?
    这个借债的方案多好啊,正常国家都这么搞的。
    朱标叹了口气,
    “不少重臣都认为要轻徭薄赋,朝廷不必过度吸收民财,量入为出即可。”
    朱允?沉默了。
    要让这群儒家老先生改变看法,看来有点困难啊。
    “那皇爷爷如何决定?”
    关键还是得看老朱,他要推行,肯定会推行的下去。
    “你皇爷爷决定,先发行五百万两三十年期的国债试试水,观察一下百官,百姓的反应。”
    朱允?放心了,暗挑大拇指,这招高明!
    只要发行国债,重臣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好处,下次发行国债阻力就小多了。
    有了经验,下次十年期、五年期的就会陆续推出来的。
    说了朝政,朱标捧着茶杯却沉默了。
    朱允通有些奇怪,明明感觉他有话要说的,
    “父王?”
    朱标咳嗽一声,挪挪屁股,有些尴尬地说道:
    “那个,之前和你说过,给你母妃送点脂粉、小孩子的滑板之类的,你还没送?”
    他掏出一叠宝钞,
    “拿去花。”
    朱允?没有拿,笑眯眯地说道,
    “母妃只怕也不需要孩儿送吧?”
    朱标劝道:
    “毕竟是你母妃,看着你长大的,关系最好缓和一些。
    朱允通撇撇嘴,不是看着我长废的?
    不等朱标再劝,朱允通从袖子里掏出一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