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袁康看了以后,感觉其他人唱的并不出色,那个穆凡清唱的倒是很不错。既然有铁桩的深沉和富有力量,又有阿福的纯真流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二十四章男歌手穆凡清(第2/2页)
他唱了一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还有一首过寿应景的《天堂》连老袁头都说不错。
他的歌声,注重气息的调换,尾音的支撑,善于带动大众的情绪和自己的歌声共鸣。尤其高音唱起来,有冲破云层的气势,给人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遐想。
每人唱了两首歌,袁康招呼她们坐下来一起喝一杯,几人扭扭捏捏,最后也座下了。
“穆凡清,我看你唱歌的做派有铁桩的影子,音域宽广桀骜不羁。”
“袁大人,我接触到音乐,第一次还是我父亲在几年前,领着我去了庆功宴的现场,是铁桩的歌声打动我心灵的,从此我爱上了唱歌。我尽力模仿他的歌声,您听着还可以啊?”
“当然,自从阿福大人不唱歌了,铁桩也……咳咳,我就发现,你是第三个让我称赞的男高音了。有没有兴趣和我去净歌苑见识见识,也为他们唱上一曲让她们鉴定一下?”
“袁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我愿意啊?”
谁不愿意攀高枝啊,穆凡清也一样啊,不过,他不是想单独飞,是想把他的班子也带起来。
袁康开车去京城办事,就把穆凡清带去了,把他送去了净歌苑,净歌苑正好是上午场观众入场的时间了。袁康给他介绍了净歌苑的演员们以后,他就办事去了。
因为他是袁大人介绍来的,大华几人招呼他喝茶。
“你和袁大人什么关系,他介绍你来净歌苑干什么,是要唱歌吗?”
“是袁大人带我来的,他是让我来净歌苑见见世面的,他说我唱歌唱得不错,也想让我试着唱一首歌,想让你们大家把把关的。我就在这里等着吧,等你们唱完了我再唱。”
没有说几句话,演出的时间到了,各人去忙各人的去了,他就在后天近距离观看。
等到了袁康办事回来接穆凡清,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穆凡清已经和她们打成一片了。
原来,穆凡清在他们都唱完了以后,都谢幕散场了,观众陆续的往外走。他也没有和谁打招呼就冲上了舞台,他选择的时机非常好,舞台的乐队还没有撤离,喇叭也没有断电。
他清唱了一首《怀念战友》歌声把要离去的观众招唤了回来。
观众听他唱了一段以后,乐队也跟着凑热闹伴奏上了,苗苗在他告一段落以后,接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接着唱出第二段,一下子把气氛调到了最高潮。
大家看出来了,他的歌声高亢,吐字清晰,还能用肢体语言配合歌唱,打动观众的心。
观众听完了一首,接着呼喊:“再来一个……”
穆凡清也不客气,接着来了一个《阿莲》。
这下子火起来了,不但是这一场的观众,连这些三国的人组成的歌舞团也起哄了起来,他们也喊着:“再来一个。”
袁康看了也高兴,这个好苗子是他推荐的,可是不带任何水分的,歌舞团的人能不能看得上穆凡清,也不必看他的面子。自己出去办事的功夫,穆凡清的歌声就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实在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看到了袁康回来了,大华悄悄问:“袁大人,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人,是白巾国的吗?”
在大华的认知里面,除了白巾国丹华的班子里面有这样的人才,其它地方就不可能有。
“那里啊,这个穆凡清是纯国产的,哈哈,他是我在万家镇发现的好苗子,他昨天领着几个人去了我家唱我父亲过寿的堂会了,我看了他们的堂会,慧眼识珠就发现了,你看他怎么样啊?”
“当然好了,那首阿莲,比阿福大人唱的不差啊。”
大家和观众接受了穆凡清这个男歌手,他时间不长就在京城和万家镇两地名声大噪了,可他是男人,平常不能和歌舞团成员一样在宫内过夜,只能是抓白天的时间,和这些歌舞团的人磨合。
他白天在这里,唱完了下午场就回万家镇,有时候还能和他的班子一起唱晚场的堂会。
为了方便在京城和万家镇来回跑,他购买了一台偏跨摩托车,是汽油的,来去非常方便。有挎斗,还能带人带东西。
他在京城有了名气,连万家镇的人们也渐渐的知道了。因为是宫廷歌舞团的台柱子了,把自己的班子很快就带动了起来,万家镇找她们班子唱堂会的络绎不绝。
小慧递给了马佳一张电文:对面的几个岛上发现了有人,派人去看,是不明国籍的,说的是西语或者其他语言,我们的人听不懂。
“陛下,这是分潮半岛市舶司分衙门发来的。”
马佳看了看眉头紧锁:“小慧,你再发电询问一下,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过了半天小慧来回答:“大约二十人,乘坐一大两小三只船,远处的一艘大船上还有许多人没下来。其他岛屿也发现了,不知道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