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逼问夜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太太一辈子没嫁人,孤苦伶仃,图个啥呢?”
    旁边一人摇头:“你不懂。她是替人活着的。她活的是别人的命,别人的情。”
    承安听到了,没有反驳。他在坟前立了一块无字碑,只在背面刻了一句诗:
    >“春风不解语,犹记旧时裳。”
    回程路上,马车颠簸,他闭目养神,却始终无法入睡。脑海里反复浮现乔念最后的眼神??那不是告别,而是一种交付,一种托付。她把最后一丝牵挂交给了他,也把某种责任种进了他的心里。
    “阿原。”他忽然开口,“你说,一个人若从未被好好爱过,还能学会去爱别人吗?”
    阿原沉默片刻,答道:“您说过的,情志之病,不在缺失,而在堵塞。只要愿意打开自己,哪怕只是一道缝隙,光也会照进来。”
    承安点头,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他知道,乔念的一生,便是这样一道缝隙??她不曾拥有完整的幸福,却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人得以喘息、重生。
    回到宁心庐后,承安闭门三日,不接外客。第四日清晨,他召来所有弟子,宣布一件事:“我要重修《心病论》,增补一卷??名曰《守心录》。”
    众人哗然。《心病论》已是医家圣典,流传天下,如今竟要增补?
    唯有阿原明白,这是承安终于决定直面自己的过往。
    此后半年,承安每日笔耕不辍,将自己童年失母、少年焚典、成年后以药掩情的经历尽数写下。他不再掩饰恐惧,不再美化孤独,甚至坦承当年进入镜渊前的那一瞬犹豫??“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害怕遗忘的人。”
    书中有一段写道:
    >“世人常以为治愈他人者必先自愈,实则不然。真正的疗愈,往往始于承认自己仍在痛。正如铃声响起,并非因执念未除,而是因为心中尚存温度。冷至麻木者,反而听不见任何声音。”
    此卷一经刊行,震动朝野。无数曾患铃症之人读之落泪,更有偏远村落的老妪捧书跪拜,称其为“照魂之灯”。朝廷亦下令将其纳入太医院必修典籍,列为“心疗司”根本法。
    而承安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守心堂”,专收那些因丧亲、战乱、灾疫而精神受创的孤儿寡妇。每到一处,他必亲自主持“言心会”??即召集患者围坐一圈,鼓励他们说出最不敢提的名字、最不愿忆的画面。
    有人哭着喊出亡夫的乳名,有人颤抖着讲述火灾当晚如何亲手埋葬孩子,还有人终于敢说:“我恨他抛下我,但我更怕忘了他的脸。”
    每一次,承安都静静听着,偶尔插一句:“你在,他就还在。”
    “记得,就是最好的祭奠。”
    “你可以怨,但别把自己关进去。”
    某年冬,一位年轻女子来到宁心庐,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她双目失明,脸上布满烧痕,却是当年北境梦游村村民之一??那位在祠堂焚香诵经的三十人之一。后来她在大火中救出邻家幼童,自己却毁容失明。
    “先生,”她跪下,“我能给孩子取名叫‘承光’吗?”
    承安愣住。
    她继续道:“您让我醒了过来。我不再梦见铃声,也不再被人操控。我想让孩子知道,即使生于黑暗,也能承接光明。”
    承安扶她起身,声音温和:“名字很好。不过,你要答应我,教他哭,也教他笑;让他怕,也让他勇敢。不要怕提起过去,因为那不是诅咒,是力量。”
    女子含泪点头。
    多年以后,“守心堂”遍布十三州,培养出数百名专治情志之疾的医师。阿原成为首任总司,主持全国心理巡疗。他在一次讲学中说道:“我们治的从来不是疯癫,而是压抑;我们救的不是灵魂,而是让人重新敢于做自己。”
    而承安,则渐渐淡出世人视线。人们只知他时常独坐院中,看云卷云舒,或携一本旧书漫步山林。偶有访客寻至,问他是否后悔当年放弃仕途、舍弃荣华,他总是笑笑:“若我不走这条路,谁来告诉那些在梦里哭喊的人??你们的声音,有人听见了。”
    又是一个春日。
    宁心庐外,孩童嬉戏,笑声清脆。一个小女孩跑进院子,手里拿着一幅画,递给正在晒药的阿原:“叔叔,这是我画的!”
    阿原展开一看,画中有两个人影并肩站着,一个是白发老人,一个是小女孩,背景是一片盛开的桃花林。下方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我和师父去看春天。”
    阿原心头一热,抬头望去,只见承安正站在廊下,阳光洒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接过画,仔细看了看,轻声道:“画得真好。”
    小女孩仰头问:“爷爷,你会一直在这里吗?”
    承安蹲下身,与她平视,眼中映着满园春色:“我会在这里,直到你们都不再需要我为止。”
    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蹦跳着跑开了。
    风起,花瓣纷飞,落在石阶上,像一场温柔的雨。
    承安望着远去的背影,低声自语:“母亲,思柔姨娘,乔念……你们都走了,可你们种下的东西,还在长大。”
    他站起身,拍了拍衣袍,走向药房。今日还有三位新来的病人等着他诊治,其中一个孩子,昨夜又梦见了铃声。
    他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彻底结束。
    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还有人敢于说出“我在”,
    那么,黑夜就永远赢不了。
    铃声依旧会在某些夜晚响起,穿过风,掠过屋檐,轻轻叩击某颗尚未痊愈的心。
    可如今,已不再有人惊惧逃散。
    他们只是静静地坐着,然后轻声回应:
    “我在。”
    “别怕。”
    “我们一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