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刺杀陈嗣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性温良,善绣花鸟。未婚夫李承恩,至今不知其死讯。**
    男子双手颤抖,几乎握不住书页。
    “她等了你五十年。”柳如意轻声说,“现在,你可以告诉她,你来了。”
    那一夜,桃源谷设了一场冥婚。
    红烛高照,锣鼓喧天。
    柳如意亲自为主婚,谢无尘吹笛贺喜,小女孩捧着苏婉的嫁衣,一路唱着喜歌。
    当李承恩对着牌位三拜九叩,喊出“娘子,我来接你回家”时,夜空中忽然绽放万千萤火,如星河倾泻,环绕庭院三匝,久久不散。
    有人说,那是苏婉终于含笑离去。
    而柳如意站在廊下,望着满天流光,轻声对谢无尘说:“你看,人心若肯诚,连鬼都会为之动容。”
    他握住她的手:“所以别停下。这个世界还需要更多光。”
    她点头。
    后来,西南十二村联名上书,请朝廷追封苏婉为“贞烈义女”,并立祠祭祀。诏书批下那日,柳如意正在教小女孩写字。
    孩子歪着头问:“娘,为什么好人总是死了才被人记住?”
    她笔尖一顿,抬眼望向窗外桃花纷飞。
    “因为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学会珍惜。”她写道,“所以我们要活着的时候,就去做值得被记住的事。”
    风雨江湖,十年如一日。
    她们走过冻土荒原,化解因战乱积怨成魔的将军亡魂;她们深入幽谷古寺,解开僧侣因执念困守轮回的因果锁链;她们甚至重返北境,在当年她跪过的侯府废墟上,建起一座孤儿学堂,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谢无尘始终在她身边。
    有时她病发,咳血不止,他便整夜抱着她,用归心引之力温养她的心脉;有时她陷入噩梦,尖叫惊醒,他便轻抚她的背,一遍遍唤她名字,直到她睁开眼,确认他还在这里。
    “你说,我们会老吗?”某个月夜,她靠在他肩上问。
    “会。”他说,“白发苍苍,牙齿掉光,走路要拄拐杖。”
    她笑出声:“那你还会牵我过河吗?”
    “就算爬,我也要爬到你身边。”他认真道,“死都不能分开,何况变老。”
    她眼角泛泪,却笑得灿烂。
    又一年春至,桃源谷花开如海。小女孩已长成亭亭少女,取名“念安”??愿她铭记所有苦难,仍能心安。
    这日清晨,山门外传来钟声。
    一百零八响,庄严肃穆。
    柳如意推门而出,只见山道上走来一支浩荡队伍??皆是昔日受她救治之人。有疯癫复常的老妪,有重生归来的将士,有被释放心结的寡妇……他们手持莲灯,步步登阶,齐齐跪下。
    为首一人高举金匾,上书八个大字:
    **莲心照世,恩德永存。**
    他们齐声道:“圣女大人,我们来接您回京受封!今上感念您的功德,特赐‘慈昭真人’尊号,建观授禄,享国师之礼!”
    柳如意看着他们,良久,摇头。
    “我不是圣女。”她说,“我只是一个不愿再沉默的女人。”
    她转身,望向屋檐下晾晒的药草,望向正在教孩子们识字的念安,望向灶台边煮粥的谢无尘。
    “我的家在这里。”
    “我的路也在这里。”
    人群静默。
    片刻后,那老妪颤巍巍起身,将手中莲灯放在石阶上:“那我们也不走了。您在哪,哪就是圣地。”
    于是,百人留下。
    他们在山谷外搭棚结庐,自发组成守护村落,日日采药、耕田、教化孩童。
    多年后,此处不再叫桃源谷,而被称为“莲心境”??传说踏入此地者,若心怀仇恨,便会听见最想原谅的人在耳边低语;若执迷不悟,便会在梦中看见自己最深的悔恨。
    史官再次提笔,在《大雍列传》末章添上一句:
    >柳氏晚年,与夫谢氏隐居莲心境,育一女,授千徒,著《情火心经》三十六卷。卒之日,天降莲花雨,百兽哀鸣,星月同辉。民间传言,其魂未散,每逢月圆,仍可见白衣女子提灯行于荒野,为迷途者引路。
    >问其名,答曰:“我叫如意。”
    >“可是那个……莲心圣女?”
    >她笑而不语,只将灯递来:“别怕,我陪你走一段。”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