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芜扶杖迎出,静静听着。
待皇帝说完,她才开口:“陛下可知为何苏婉宁死也不肯写《克夫论》?”
皇帝摇头。
“因为她知道,一旦写下,后世便会有人拿着这篇文章说:‘你看,连她们自己都说女人该管住嘴巴。’”阿芜语气平和,“文字的力量不在辞藻,而在谁掌握解释它的权力。今天您能跪下,说明这个权力正在回归正途。”
她顿了顿,又道:“但我仍要提一个请求??请允许我重建国史馆,专录女性事迹。不单是烈女节妇,更要收录农妇、医婆、商贾妻、戍边母、乃至妓籍中有才学者。让百年之后的孩子翻开史书时,不再以为女人只存在于‘某氏’二字之间。”
皇帝含泪应允。
诏书颁下当日,全国各地掀起一股“补名潮”。家族祠堂主动修改族谱,将祖母、姑姨、姐妹之名郑重录入;地方县志重修,增补历代奇女子传记;甚至连街头说书人都改了词本,开场不再唱“红颜祸水”,而是高吟:“巾帼何曾让须眉,且听今朝说姓名。”
一年后的清明,阿芜再次来到贞魂祠。
春风拂面,梨花如雪。她站在一百四十四块灵牌前,身后跟着整整一千二百名女子??她们都是近年来通过昭雪司翻案的幸存者或家属。
“今天我们不烧纸钱,不洒酒泪。”她说,“我们要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集体改名。”
众人愕然。
阿芜展开一卷长轴,朗声道:“凡曾因‘不贞’‘妖言’‘忤逆’等莫须有之罪受辱者,今日皆可自择新名。不必沿袭夫姓,不必避讳父名,你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你可以叫‘昭雪’,可以叫‘自由’,也可以就叫‘我’。”
寂静片刻,第一个女子上前,在名册上写下两个字:**新生**。
第二个写下:**不惧**。
第三个写下:**归来**。
当第一百二十三人提笔时,忽然天光大亮,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直射而下,恰好落在“苏婉”牌位之上。那一刻,所有人仿佛听见了一声极轻的笑声,温柔而释然。
阿芜仰头感受暖意,轻声呢喃:“老师,您看到了吗?春天真的来了。”
当晚,她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无尽长廊里,两侧全是敞开的门。每扇门后都坐着一个女人:有的在读书,有的在写字,有的抱着孩子讲述往事,有的正愤怒地撕毁休书。她们抬头看见她,纷纷微笑致意。
最后一个房间空无一人,只有一张书桌,上面摊开着一本空白册子,旁边压着一支紫鸢尾制成的书签。
她走过去,提笔写下第一行字:
>**“本书献给所有尚未诞生的名字。”**
醒来时,窗外晨曦初露,梨树林间铃声又起。
这一次,不再是哀鸣,而是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