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讲《净土十疑论导读》(第1/2页)
《净土十疑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页,甲三、偏念一佛疑。
佛陀在《法华经》讲到一个偈颂: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释迦牟尼佛依止大智慧的光明,观察我们三界流转的相貌,他说:在三界流转的众生,就好像是一个人住在一间起火燃烧的房子一样。在这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很多的痛苦,以及修行上的障碍。所以,基于离开痛苦、离开障碍的理由,几乎所有的凡位菩萨,在修习成佛的过程当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先离开三界,把出离三界火宅当做第一个目标。
谈到离开三界,我们修行的方法有两种的差别:第一个是圣道法门,第二个是净土法门。这两个法门最大的差别,就是难跟易的差别。
如果我们今天选择圣道法门,它的修学重点在于断惑证真,你要断除无始的烦恼跟罪业,你要证得二空的真如之理,那这个过程,肯定是内忧外患,障碍重重。所以我们看历代的祖师,甚至于三世诸佛在经论上的开导,基本上并不鼓励我们走这个**险的方式,因为成功率太小了,那这障碍也特别的多。
第二个法门,就是我们说的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修学的宗要在于感应道交,就是我们凡夫一念皈依的心情,跟三世诸佛本愿的功德,两个能够心心相应、感应道交。这种感应道交的修学方法,相对于前面的圣道门,可以说来得更加的容易、更加的顺利。所以,不管是佛陀、不管是历代祖师,对这个法门是鼓励而赞叹有加。
关于圣道门跟净土门、自力跟佛力之间的差别,我们在前面的两个疑问当中,都已经完全解释过了。当我们觉得离开三界火宅,是我生命的第一个目标,这当中我要选择净土门这种成功率比较高的修学方式。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净土的念佛,到底我是应该专心的念一尊佛,还是广泛的念许多佛?哪一个效果最大?这是我们今天的题目──偏念一佛疑。
就是说我现在知道在三界流转,这个地方的障碍太多了,那我要到净土去,我应该念佛,那我要怎么念佛比较适当呢?是应该念一尊佛,还是要广泛的念许多佛?这当中的疑惑就是这个意思。回答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约着能念的心,这个地方的大意是说,如果你广泛的念许多许多的佛,你今天念普光佛、明天专心的念普明佛、后天专心的念药师佛,你每一天都换一尊佛,到最后的结果──心思散乱,三昧难成,你很难产生感应的力量。
所以,从能念的心,你应该修一相三昧,你今天念这个佛、你明天还是念这个佛、后天还是念这个佛,你的成功率会比较高,这个是约着能念的心来说明。
好,以下我们约着所念的佛,来说明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这当中我们分成两小段:第一小段先发明正义,第二段再引经证明。先看第一小段:
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净土,即生一切净土。
这个地方是约着所念的佛来分别,到底念一尊佛比较好,还是念多佛比较好?这个地方是说,你刚开始只要念一尊佛就好,比如说你念阿弥陀佛这一尊佛,刚开始是得到一尊佛本愿的加持,其他的佛当然没有加持力;但是最后的结果,当你能够成就三昧以后,你可以同时得到一切佛的加持。
就是说你刚开始只是念阿弥陀佛,但是你成就念佛三昧的时候,真正得到佛的根源时,是一切佛加持。为什么呢?我刚开始是念一尊佛,为什么到最后会得到一切佛的加持呢?
它的理由是──以同一佛法性故。每一尊佛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普光佛有普光佛的本愿,普明佛有普明佛的本愿,但是他们的根源是同一个真如法性的,所以刚开始你有一个门进去,不管你哪一个门进去,到最后的根源是一样的,就是因为三世诸佛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体性、根源是没有差别的。
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你刚开始是念阿弥陀佛,得到阿弥陀佛单一佛本愿的加持,但是你最后的结果,是成就一切佛的加持。那刚开始你是生于一个净土,但是当你到西方净土以后,你同时也可以到达一切净土。就是你刚开始是专一的成就一个功德,但是成就一个功德以后,其他的功德也同时具足。
这个道理,有没有经典根据呢?以下就引经来证明这样的思想,我们看论文:
故《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云: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应现一切剎,佛身无有二。
这以下,论主就引用《华严经》来证明他前面的观念。《华严经》上说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切诸佛的作用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