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净土十疑论导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讲《净土十疑论导读》(第1/2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页,甲五、具缚得生疑。
    乙一、征问
    我们前面广泛的介绍自力的修学跟佛力修学的差别,在整个佛力的修学当中,成败的关键在于一门深入,因为你广泛的念一切佛、广泛的念一切的咒语,到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心思散乱、三昧难成,你什么法门都不能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在有限的精神体力当中,集中我们的心力,在一尊佛当中,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这样才有成功的机会。
    那么在这么多的法门当中,你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法门一门深入呢?
    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从一个生死凡夫的角度,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这种加持力,有他特殊的效果,所以我们选择以阿弥陀佛当我们的本尊。
    这个地方的问题就是说具缚得生疑,这个缚指的是烦恼跟罪业,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时候我心中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的心中有很多很多的障碍点,有烦恼障、有业障,那这些障碍怎么办呢?这些障碍是不是会障碍我往生呢?
    虽然我有一种前进的力量,但是我也有一种系缚的力量,那这两种力量到底应该怎么达到平衡?这个地方就是说,我虽然能够得到佛力的加被,但是我自己也有烦恼障、业障,那这个应该怎么办?我们看征问的地方:
    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生死凡夫,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很多贪瞋痴的烦恼在那个地方睡眠。那我们现在以具足烦恼跟罪业的心态来忆念阿弥陀佛,我们也真心的皈依阿弥陀佛,但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它是超越三界之外的清净国土,而我的内心却有很多的烦恼罪业没有断,这样子怎么能够受生呢?
    我们把这句话讲白一点,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受了十二因缘的引导,十二因缘简单的说就是惑业苦,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只有三个重点──惑、业、苦。
    第一个、烦恼障(惑),我们会不断的在根境和合的时候起很多烦恼,这个烦恼就引导我们身口去造罪业,造罪业以后就得到一个报障,得到一个果报体;面对果报的时候,我们又起另一层的烦恼,又造另一层的业力,又得到另外一个果报,就造成我们生命一种强大的恶性循环,惑业苦的力量,谁也没有办法把它切断。
    惑业苦在我的生命当中,它不断的在那个地方流动,而我们现在虽然创造一个佛的力量,那我现在有两个力量:一个是在三界流转惑业苦的力量,一个是跟阿弥陀佛往生的力量,那这两个力量应该怎么办?这两个力量在心中怎么达到统一呢?提出这个问题。
    好,我们看释疑:
    乙二、释疑
    有两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
    这个地方的大意是说,你选择自力,那你只有完全的去面对你的惑业苦,你就是靠你心中的正念力、善业力,慢慢的断除罪业、慢慢的调伏烦恼,最后把生死的果报结束,自力法门就是这样。
    第二个、你面对你强大的惑业苦,你可以仰仗佛本愿的摄受。
    就是说,断除心中的惑业苦,你有两种的选择,这两种方法,我们下面会简单的说明。首先我们看自力的方法,自力当中有两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刚开始,你如果从事自力法门,就是持戒为本,先成就善业力。说你如果选择自力修学要怎么办呢?要在这个娑婆世界修学圣道,当然你不是到净土,你受生的环境,是你过去有漏的业力所变现的一个有漏的国土,那在这个国土当中,《菩萨璎珞经》上说:身为一个生死凡夫,你开始是不识三宝、不知善恶的因果。
    我们回顾我们过去没有学佛之前身口意的相貌,我们的行为是受着妄想的引导。就是说我们的六根跟六尘产生接触、或者产生碰撞,碰撞的结果就产生一个妄想,就把妄想创造出来,这个妄想对我们的行为、身口,就产生引导的作用。诶,我跟这个人讲一句话,我突然间就打一个妄想,那这个妄想要我干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我突然间听到一个声音,我的耳朵跟这个声音一碰撞的时候,诶,我又打一个妄想,这个妄想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就是怎么样呢?心随妄转。
    所以我们一个人生命没有因果道理的时候,我们是由这个妄想,或者说是一时的情绪,来引导我们的行为。那等到你学佛以后就不是了,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也产生妄想,但是你马上产生一种觉照的力量,就是因果觉照的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