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净土十疑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圣号,你一定要相信他有能力救拔你。身为一个佛陀来救一个凡夫众生,他是绰绰有余;问题是你肯不肯相信。就是月亮,月亮绝对有能力照的到我们,但是问题是,你自己要离开这个房子让它照。所以只要说到佛力加被的,感应道交的,这种本尊相应都不是单方面的,佛的功德准备好,你自己的信心也要准备好。
    所以我觉得你刚开始心中先建立一个法宝,或者念佛、念观世音菩萨。然后你相信他有能力能够保护你,你相信你在念佛的时候,一切都是OK的,你要真的这样相信,每一件事情会达到你最好的结果。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信心以后,第二个你要有一些智慧的观照,修因缘观;就是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有轨则的,忧虑没有帮助。就是说,如果它会发生,你忧虑,它还是发生;如果它不会发生,你根本就不需要忧虑。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自己的生命经验,我们今天活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有一件事情是因为你忧虑而改善的吗,有没有?就是说你这样子想,结果它改善了,有没有这样子,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事实上是没有。生命不是我们能够主宰的,也没有人在主宰这个生命,生命是由业力主宰的,它该发生的时候,你不管忧不忧虑它都会发生,他要承受这个果报,谁也没办法改变。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家族是被灭族啊,那么你想想看,我们一个人的家庭,等于是一个家庭被灭门血案的意思。释迦牟尼佛的五百个家族是被琉璃王灭族的,身为一个佛陀,他也是没有办法,他也知道这件事情,那是过去的业力。
    目犍连尊者他不服气,他想说,佛陀是我的恩师,我应该报答他。他用神通力,用钵把这五百个释迦族救了几个上来。结果事情过后,这个钵变成血水。今天不是佛陀不采取行动,是业力不可思议,佛陀不能够去改变业力,因为这个因果的道理,不是佛陀创造的,佛陀发明了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用文字的记载开示给我们,让我们自己明白道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是佛陀能够去主宰这个业力,佛陀主宰这个业力,那你这个思考跟外道的思考是完全一样的。那就是邪因缘论了,有一个个体能够主宰我们的业力。
    伟大的宗喀巴大师讲一句话,
    “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得置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
    佛陀的出世,他不能够用他的甘露水来灭除我们的罪障,不可以,他没有这个能力。他也不能够用手来拔除我们的痛苦,“亦非手拔有情苦”。佛陀也不能够把他自己的功德,种种的福德、智慧的庄严送给我们。那么佛陀出世干什么呢,对我们众生有什么帮助呢?“唯为说法令解脱”。佛陀的出世就是说法,他把他对生命的正确的观察,开示给我们众生,让我们自己打开眼睛知道,什么样的因缘造作对我们会产生痛苦,什么样的因缘造作会产生快乐,你自己要有判断力。
    所以当你知道因果的道理的时候,你忧虑有什么用呢?你不能改变事实,你没办法改变,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的忧虑而有所改变,不可能,因为改变事实要创造一种改变的因缘。比如说,我今天有业障,我去拜佛,这可以改变;因为这个因缘是改变灭恶的因缘。但是诸位要知道,忧虑不是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因缘,它不是。忧虑是一种烦恼,它不是一种善业。它只有让我们,去承受所谓的第二支箭。
    所以佛法说,我们的痛苦有两种:
    第一个是业力的因缘,那是第一支箭。我们可能出生的时候有些缺陷,有些人健康,但是贫穷;有些人庄严,但是他短命,等等。那么这些缺陷是由业力所创造的,这个谁也不能改变,只有逆来顺受。但是这一支箭还不可怕,这个叫身苦,色身的痛苦。
    第二个是分别心,就是心中的忧虑。这个是第二支箭最可怕了。就是你自己打妄想,这个痛苦是你自己打妄想创造出来的。而这样的一种心苦,对我们的影响是很久很久的,你今生不解开,你来生还是这样子。因为你色身的痛苦,当你业力结束的时候,这个痛苦就消失了;但是当我们内心当中没有透过观察的智慧,你自己经常保持心有千千结,你来生还是这样子,这个等流性嘛。
    我们的生命,我们凡夫的有为法,生命是对立的,不是平等的。佛的法界是平等的,我们凡夫的法界是对立的,善恶的对立,好坏的对立。所以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每一个事情都有光明面跟黑暗面。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尽量往光明面想,对你是有帮助;往好的地方想,经常保持往好的地方想,即使你不能改变事实,但是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第一个往好的地方想,第二个多忆念三宝,对我们只有好处,不要老是想事情的黑暗面。
    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今天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