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净土十疑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集《净土十疑论》(第1/2页)
    《净土十疑论》,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面。
    甲六、生彼不退疑。
    净土法门,在修行的内涵当中,是属于一种他力的法门。这个他就是指的是佛力的加被,叫做他。那么在密宗当中呢,它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本尊相应法。所以这个法门的一个重点,就是你必须要使令你现在的这一念凡夫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广大功德,能够感应道交。那么这当中,主要的修行内涵,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是修这个「皈命」。
    换句话说,净土宗很强调我们应该用种种的方法,使令我们对于阿弥陀佛的功德,生起一种强烈的皈依的心情。这样的一种皈依呢,在净土宗的修学有两个内涵:第一个就是观照力,第二个就是行动力。
    一、观照力:我们刚开始要培养自己的观照的能力。那么观照力,当然从佛法的角度,就是观察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在一般的天台宗或者唯识宗,它是广泛的观察十法界的因果。在净土宗的观察,它是偏重在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娑婆世界的观察,第二个主题是对极乐世界的观察。所以它这个净土宗的一个观察的对象,是一种对比的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娑婆世界的苦,跟极乐世界的乐观察出来。第二个重点,你必须把娑婆世界的杂染,它有很多的杂染堕落的因缘;把极乐世界清净的因缘观察出来。当我们观察出来以后,我们内心当中会生起一种希望,所谓的愿力。就是我们希望离开痛苦,得到安乐;我们希望离开杂染,而获取清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一种对生命的希望,对未来生命的一种目标的确定,就是我们愿意离开娑婆,愿意求生净土。就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许下了一种非常坚定的誓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所以我们透过观察以后,我们在生命当中是有这样的一个愿望。那么这样的一个愿望是怎么能够达成呢?我想要离开娑婆,我想要求生到净土去,这件事情是如何能够做到。印光大师的开示就是说,我们应该先思惟,这件事情我们自己是没有能力,“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我们自己不管再怎么努力,我们不可能用今生的努力,而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做不到。
    那么这个时候,谁能够帮助我呢?你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力,有能力救拔你,有能力带你完成这样的希望。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修净土的人,刚开始先有希望;有希望以后,你才知道,你要达成这个希望,只有佛力能够帮助你。这个时候,你对佛陀生起一个非常坚定而不共的皈依。因为你离开了弥陀的功德,你就一无所有,你所有的希望都不能成就。
    这个意思就是说呢,我们修净土的人,应该要从平常当中去训练自己,对于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一种真实的观察,加强我们的希望,由希望当中,你就会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在你的生命当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他能够帮助你达成你的希望。
    这就是我们在修习净土的第一个内涵,就是观照力;由观照的因缘,产生对净土的愿望,跟对弥陀的信心。那么这样的一个观照力,只是一个基础。
    二、行动力:有这样的基础,我们就要付出一种行动——行动力。我们应该在一天当中,你要拨出一些时间,来做定课。当然净土的行动,正行当然是念佛三昧,忆念弥陀的圣号,这是净土宗传承的祖师是如此交代的。念佛三昧是正行;其他的持戒、修福当助行。
    所以整个净土宗的修行,就是我们应该成就一种观照力跟行动力。就着一个初学者来说,观照力又是特别的重要。因为你没有一个如实的观照,你这个佛号变成没有一个方向、目标,也就没有力量。所以一个初学者,我们能够学习净土的经论,来加强自己的观照力,这件事情在我们的修学过程当中,就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今天的课程,对不起,是应该从第九页开始:
    甲七,易生弥勒疑
    那么这个地方呢,我们先看:
    乙一、征问
    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这个地方就着一个净土的修学者,就是我们在净土的选择上,其实我们不但是可以选择西方净土,弥勒净土也是一个选择。这个地方他是提出一个疑问,说弥勒菩萨他的功德是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他即将要下生到娑婆世界来成就佛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今天修习上品的十善业,暂时往生到兜率天去,见到弥勒菩萨,亲近弥勒菩萨的因缘,等到弥勒菩萨下降到娑婆世界的时候,所谓的龙华三会,弥勒菩萨是有三会说法。我们在三会说法当中,自然能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